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绿进沙退!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缩15年(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分别减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6 18:54:2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343    评论:0
导读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绿进沙退!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缩15年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寇江泽 辽宁省彰武县位于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科尔沁沙地南缘,这里曾经狂风肆虐、黄沙漫天,甚至被专家预测“将被沙漠吞没”。成为国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绿进沙退!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缩15年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寇江泽

辽宁省彰武县位于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科尔沁沙地南缘,这里曾经狂风肆虐、黄沙漫天,甚至被专家预测“将被沙漠吞没”。成为国家首批三北工程建设区后,40余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不懈的努力,彰武县建成宽2公里、长171公里的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这样绿进沙退的变化,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发生。记者从最近召开的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获悉: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15年)实现“双缩减”;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年均减少38.6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3.45%。

三代人接力植树治沙,河北塞罕坝披上绿装。(杨安文摄)

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

中国科学院对三北工程的评估显示,三北工程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40年来水土保持林面积增加约97%,林草植被覆盖度由1978年的48%提高到59%。三北工程40年的建设,对减少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起到显著作用,贡献率总和为67%。

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至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4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174万公顷。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工程已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已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

通过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次数与强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平均值,影响范围较小。

“1978年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累计投资超过1万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全国生态状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表示,这些工程规划期限之长、覆盖范围之广、投资力度之大,在世界各国是非常罕见的,也是难以想象的。

新疆尉犁,工作人员在沙漠边缘扎草方格。(新华社记者赵戈摄)

3年来,北方12个沙区省份的贫困人口减少1000多万

三北工程保障了农业生产;退耕还林工程解决了当地九成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天然林保护工程解决了林区和林场职工的后顾之忧……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宁夏固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以前这里种地都要看天等雨,现在各地的游客都来我们这里看花海,赏瀑布,游五彩梯田。”固原市林业局负责人说。

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南城村的退耕户高建忠,有滋有味地吃上了“旅游饭”。以前,高建忠一家主要靠种地为生,山高坡陡,灌溉水引不上去,只能靠天吃饭。“现在荒山都披上了绿装,漫山遍野的野胡桃竟然成了宝贝蛋蛋。用野胡桃核做成的手链、枕头、汽车坐垫等手工艺品,很受游客喜欢,来村里采摘、吃农家饭的游客越来越多。”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沙区特色产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点。通过大力发展沙产业、增加生态护林员岗位、加大金融创新扶贫等举措,培育了一批沙生植物资源基地,初步形成以木材、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战。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北方12个沙区省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000多万。新疆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2018年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123万公顷,林果业产值达488亿元,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陕西省建立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

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近100万名,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或脱贫。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还须加快防沙治沙步伐

尽管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石漠化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

“通过多年努力,我国林草资源持续增长,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张建龙说,但是,总体上我国仍然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与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一些地方资源破坏和生态退化的现象依然突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张建龙表示,出现这些问题,既有自然条件不利等限制性因素,也有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强等深层次原因。

下一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认真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区植被保护制度;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严格管控沙区开发建设活动;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抗旱节水技术研究和应用;完善荒漠化沙化监测机制;统筹推进治沙与致富,完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寇江泽)

 
关键词: 荒漠化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8611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