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究竟有没有用?
在心理疾病像感冒一样普遍的时代下,这个问题开始被很多人关注。
有人觉得没什么用,认为没什么病是说几句话就能治好的,这只是骗钱的新行当。
有人却觉得真有用,它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心结,通过咨询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而走出了一个泥塘。
下面头条妞就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它。
顶层助力心理健康建设
在心理疾病频发的今天,要想让广大健康群众、亚健康人群、患精神疾病人群从根本上懂得自我觉察,客观看待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具备主动就医的意识,就需要从媒体舆论、公众科普、服务提升等方面入手,尤其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好互动、高度融合。
近日,以“促进国民健康,共筑健康中国”为主题的“首届国民心理高峰论坛(2017)”在京举行。
本次论坛由国家卫计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家庭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国民心理健康网承办。
心理咨询是否有用取决于5点
对于心理咨询,也许每个人的切实感触不同,也许有的人根本没有亲身体验,只是自己的主观判断,对于有用没用主要去决议以下五个方面。
信任度
选择一个和你匹配的心理咨询师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匹配的含义,就比如老师讲课,也许每个老师都是优秀的负责人的老师,但是每个人的授课风格不一样,学生的体会不一样,有的学生喜欢幽默的老师,他接受起来比较快,有的学生喜欢严格的老师,他觉得这样能给自己适当的压力,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能够让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消化,对这门学科更多的喜爱。
而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老师,可能还会有放弃这个学科的想法。
咨询师也是一样,一个让你能够感觉有亲和力,能够在你咨询的问题上更专业,咨询风格让你更容易接受的咨询师才能够让你对她很快建立信任感,而信任度决定了你对他能敞开多少内心的世界和真实的想法,敞开的越多,表达的越真实,才能对咨询起到作用。
如果从头到尾什么信息都没有,或者你给出的信息都是掩饰的,虚假的,那么这样的咨询当然不会有用。
咨询时间
我们把一次咨询的时间定格为50分钟到一个小时,这是一个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时间。
如果来访者希望在这一次咨询里,就能够解决完你所有的问题那么这是不可能的,问题的积累需要时间,解决问题当然也需要时间。
人的念头会瞬息万变,事态的发展也会瞬息万变,我们不可能在一次时间里定格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状况。
所以,如果你认为一次咨询就能解决完所有的问题才是有用的,而如果不能解决就是没有用的,那么就是再顶尖的咨询专家对你而言可能都是忽悠你钱的骗子。
病症程度
如果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属于轻度范畴,那么心理咨询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情绪障碍,问题本身,而是比较严重的神经症状或者精神症状,有的还会有躯体症状,那么仅仅心理咨询可能是没有用的,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介入,做出权威的等级判断,考虑是否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帮助下,心理咨询的配合才会起到作用。
来访者想要达到的效果
有的来访者来做咨询希望达到的效果并不是解决自己本身的问题,而是解决他人的问题,比如我的老公有了外遇,你能不能让他回头是岸?
我的孩子学习不努力,你能不能让他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不要和我对着干?
我的上司处处给我穿小鞋,你能不能让他对我宽容一点?等等等等。
那么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改变非来访者,我们只能通过帮助来访者做出改变调整,给出一些建议和方法,以达到来访者想达到的目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改变的是你的老公、孩子、上司、婆婆或者是亲爹亲妈,而不是自己,那么这样的咨询是没有用的,如果你真心想改变的是自己,那么咨询一定是有用的,他会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或者找到一个未知的自己,从而换一扇窗户看待生活!
来访者本身的信念
以前看过一个幽默故事,说是一个人信上帝,结果他的家乡发生了洪水,他就等着上帝来救他,结果等啊等啊,上帝也没有出现,他死了以后就去找上帝,说我信你那么多年,结果我遇到了灾难,你为什么都不来救我?
上帝说我一直在派人救你,那个滑水艇,那个救生圈,那个直升机都是我派去救你的,你为什么不抓住呢?
心理咨询也是一样,通过双方的了解互动,会有一些作业,会有一些帮助你改善的方法,会有一些行为上的锻炼,有的人会很认真的去遵守执行,结果越来越受益,即便有些反复,但大体还是螺旋上升的,越来越好;
而有的人,依然不会按照这些方法去做任何的调整和改变,他有无数个理由对上帝说,我以为你会直接拿个魔杖对我动动手指,我就到了安全地方。
如果你是这样的想法,那么心理咨询对你而言永远是没有用的。解决问题,康复情绪的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他需要你坚定信念,用积极的行为去锻炼,用包容的态度去接受。
就好比一个人掉到了坑里,消防队员来救他,给他扔下去了一个绳子,你只要抓住绳子就可以上来,可是你连伸出去抓绳子的手都不愿意,那怎么起到作用。
本文节选自国民心理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