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去石家庄市博物馆,看顶级苏绣精品(走进石家庄博物馆,各种藏品琳琅满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13:47:2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648    评论:0
导读

“太美了,这是怎么绣出来的啊?”9月6日,“东方奇技,绣美天下——国家级非遗苏绣传承人姚建萍刺绣艺术交流展”将在石家庄市博物馆揭幕。9月5日,记者率先走进展厅探营,一件件顶级苏绣精品令人震撼。 近80幅(件)顶级绣品展出 唐代诗人胡令能在

“太美了,这是怎么绣出来的啊?”9月6日,“东方奇技,绣美天下——国家级非遗苏绣传承人姚建萍刺绣艺术交流展”将在石家庄市博物馆揭幕。9月5日,记者率先走进展厅探营,一件件顶级苏绣精品令人震撼。

近80幅(件)顶级绣品展出

唐代诗人胡令能在《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中写字:“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刺绣是中华传统艺术中的一门奇葩,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和民间精华的物质展示。从古代的衣服和帽子装饰到现代的床上用品和舞台用品,刺绣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本次展览由中国刺绣艺术馆、石家庄市博物馆主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华韵珍典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承办,共展出珍贵文物复制品、苏绣制作原料、历代苏绣技艺针法资料,以及国家级刺绣大师姚建萍刺绣精品近80幅(件)。

记者在现场看到, 本次展览分为“超精微绣”“经典传承系列”“双面绣”“殿堂国宝系列”“宫廷帝王绣”“生命系列”等,汇聚了姚建萍及其团队诸多顶级佳作,双面绣作品《螳螂猫》《木槿花开》作为国礼的代表,赠送给世界各国的元首,向世界展示东方艺术的魅力。

“这幅《椅中圣母》在巴黎展出的时候,有游客直接跪下了,觉得很神奇。”刘文静介绍说,此次展出的生命系列,展现了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绽放到全部绽开到最后结出果实,非常美。

诸多顶级佳作“现身”

主办方工作人员刘文静介绍说,此次现场展出的殿堂级精品名作《父亲》《长城》,同系列作品曾被中央军委大楼收藏。3.6米长2.4米高的《长城图》是姚建萍带领团队用3年左右才完成的佳作,也是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作品。远看是幅画,近看全部丝线的纹理展现,极富立体感。小小的绣花针将中国脊梁展现得气势磅礴。

《父亲》是姚建萍对罗中立的同名经典油画进行的再创作,深刻表现出老人饱经风霜的沧桑感,整个画面厚重典雅。作品背后有艺术家不为人知的付出,“画面不止绣了一层,最多处层叠绣制30多层,才能呈现生动的立体感。”主办方人士示意记者留意画中老人额头的汗珠,这些汗珠用1/128的丝线绣制,“一根丝线也就人的两根头发丝粗细,劈丝成1/128再来绣,难度可想而知。”

最让人惊叹的还是享誉世界的“双面绣”,《螳螂猫》《白孔雀》等每一幅都巧夺天工。其中《白孔雀》是姚建萍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以前极少外展,此次带到石家庄也是向大家展示苏绣绝活的独特。孔雀的白色翎羽以米白、纯白、奶白和丝光白等白色系绣线为基础色,再通过劈丝、过渡等绣制而成,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白孔雀格外生动。“螳螂猫从不同角度看,猫的神态动作都不一样。”

《千里江山图》将被市博永久收藏

展现时代主题的《千里江山图》成为本场的焦点,以针线之美,展现新时代的盛世江山,气韵生动,极具匠心。据悉,姚老师将把这件时代臻品捐赠给石家庄市博物馆,市博物馆将把这件佳作永久收藏。

刘文静介绍说,此次展出的《千里江山图》源自王希孟同名经典画作,是展现姚建萍技法与艺术相结合的经典模板。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全部绣制而成。

“用到8套色,每套18种颜色,也就是说用到144种基础色。通过捻线和劈丝,丝线色彩还可以形成过渡。因此这幅作品整体看起来是以青绿山水为主,事实上色彩过渡可以达到上百种。”刘文静介绍说,这幅作品在技法上也有突破,“传统苏绣的针角比较长,山水画讲究皴法,所以这幅作品绣制过程中,打板就六七个板,最后确定用很短的针脚一层一层过渡。”

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刘茂利说,苏绣以往很少在省会展出,此次展览也是想让广大市民走近苏绣,了解中国的非遗,让省会的群众在欣赏了解非遗的同时,深度体验苏绣传承人精湛技艺,充分感受匠心力量;让非遗文化既可以触摸又可以体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展览将展至9月25日,观众如有需求可适当延长。

不一般的“苏绣皇后”姚建萍

其实,刺绣起源于几千年前的周朝。自绣花技术发明以来,一直受到无数姑娘们的青睐。中国的刺绣主要分为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对于喜欢刺绣的人来说,刺绣就像书法一样,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针线之间,表达的都是他们内心的感受。

姚建萍对刺绣有很深的感情,她出生于苏州镇湖,苏州镇湖镇是名副其实的刺绣之乡,有着深厚的刺绣文化底蕴。据说这个镇是“四大名绣”之一苏绣的发源地之一,最早的苏绣技术就是从这里诞生和传播的。更流行的是,只要有人住在这里,就没有一个不会绣的。姚建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八岁时,她已经拿起绣针,开始学刺绣。

据说学刺绣最重要的是要一丝不苟,许多人都是靠极端细致的刺绣来创造自己的世界。姚建萍从小就善于思考,她不拘泥于传统的刺绣方法,敢想敢做,大胆创新,取长补短,她把许多的新艺术融入她的刺绣作品中。

靠着得天独厚的天赋和辛勤的练习,她的作品不仅表现传统苏绣“精细雅洁”的灵动,更是改写了苏绣2500年以工为美的定义,展现了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绣时代华章的大国艺术之美。其作品享誉海内外,多次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政要,还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英国白金汉宫等重要机构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9月6日开幕当天,来自苏州的非遗传承人还将演示苏绣技艺并指导市民互动体验,让石家庄的群众在欣赏了解非遗的同时,深度体验苏绣传承人精湛技艺,激发传承活力,真正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杨佳薇)

 
关键词: 石家庄博物馆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261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