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理咨询师惜文,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我的思考与感悟,欢迎一起探讨,共同成长。
我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大家对心理咨询有很多的误解,特发此文,对心理咨询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基于专业心理咨询知识,在一定的范围内,帮人解疑答惑,帮人渡过难关。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想着自己解决,或者自己扛着;当困难太大,痛苦难以忍受的时候,有些人会向身边的人诉说,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同事、老师领导等等,每个人身边总会有支持力量,他们与我们同在;
然而,有些困难难以开口,或者身边无人可以诉说,这时,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就走上了舞台。
将困惑告诉心理咨询师,他们会和你一起厘清问题、剖析原因以及探讨应对方案。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咨询?
- 当你主观感受到不舒服,并且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心理困扰已经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比如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受到了影响;你尝试过一些缓解问题的方法,但都没有效果,亲人朋友也无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事实上,心理咨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需要的。
并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心理咨询只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甚至心理不正常、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的。
我们在人生的某些阶段,多少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情绪困扰、恋爱婚姻、家庭及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学习困难、工作压力、长期失眠,以及遭遇重大事件的冲击等等。
这时都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同时,心理咨询也适用于那些希望进行自我探索与剖析、了解他人,获得个人成长以及人格完善的心理健康群体,比如提升自信、抗挫、自控力等。
咨询方式 面对面咨询、视频咨询,能最好保证效果。电话、语音和文字方式,不推荐。
·咨询环境 必须在安全、私密的专业咨询环境,非咨询关系的他人不可在场。
· 咨询时长 每次大约50分钟,一般每周1次,按照同样的时间持续数次。
· 咨询次数 咨询8~30次的情况最普遍。心理咨询没有所谓“一次见效”和“立竿见影”,承诺1次或n次包"疗效"的都需要警惕。
咨询的1-4次,咨询师需要首先了解来访者的困扰和个人背景,之后逐步深入。往往处理的困扰持续时间越长、问题越深刻,需要达成改变的咨询周期也就越长。
心理咨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很多研究证实,专业且符合伦理的心理咨询可以达到良好的咨询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咨询是聚焦于心理困扰,而不是直接解决现实层面的问题。心理咨询师不会直接帮你做决策,告诉你问题的答案。
下面为你列举了3种情境,对比说明专业心理咨询的“目的”:
也许你会发现,当一个人的心理困扰有所解决,往往TA一开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甚至不复存在。
心理咨询师受过专业的训练:
第一,接触许多案例,见识过不同类型的困难与痛苦,能帮你找到同类情况;
第二,学过理论,能深入剖析痛苦的缘由,让你明白个中曲折;
第三,被反复训练,能站在你的立场,理解你的苦,痛着你的痛。
研究表明,心理咨询起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合作关系。因此,选择一位让你觉得舒服、安全的咨询师,建立起信任的咨询关系,并在咨询当中,抱着协同工作的态度,是咨询能够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你可能感到咨询师并没有说很多话,都是自己在说,却的确有了好转和改善。只要关注自己的切身感受,就能体会到咨询是否正在发挥作用,这的确是个“神奇”的过程。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术业有专攻。
精神科医生主要做精神疾病的诊断、处方权、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达到精神/心理障碍诊断标准的异常心理。例如各类神经症、人格障碍、行为障碍以及心身疾病等。
在精神疾病发作时候,社会功能丧失,一定要接受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无效。
在治疗后期社会功能恢复的时候,辅助心理咨询。精神类疾病药物治疗复发率高,配合心理咨询能够降低复发率。
心理咨询是做谈话治疗,针对一般心理问题,和各类成长困惑。
两者都需要长期、系统、专业的训练,不可相互替代。
如果怀疑自己或者家人朋友有可能是有精神/心理的问题,需要帮助,这两个选择,从你感觉容易的那个开始。
因为精神科医生会告诉你是否需要精神科治疗,是否需要心理咨询;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也会告诉你是否需要精神科的帮助。
所以从哪一个开始都好。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读后有感触、有收获,别忘了点赞收藏啦。
如果你有任何的心理困惑,欢迎评论区留言,看到都会一一回复哒~
作者 | 惜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壹心理危机干预社工,心田心理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