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可园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呢?就是去时觉得没什么游客,宣传上好像也不到位。去了之后感觉这里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私家园林。
可园的主人张敬修虽然最早是捐官出身,也就是花钱买的官。但此人能耐不小,在清朝道光年间从同知做起,先后做过县令、知府,最高做到江西布政使,那也是一省大员。后来可能是因为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后辞官归隐。回到家乡以后,修建了这么一所精致漂亮的园林。
张敬修不仅是做官厉害,而且琴棋书画、笔墨文章无不精通,尽显大家风范,据说此人还是当代著名国画家关山月的师祖。即便是单论可园的建筑艺术和眼光,那也绝对是不同凡响。
现在的可园虽处于闹市区,但是环境还是挺优雅的。
这是进了大门以后的小门。白墙黛瓦朱门,看起来非常讲究。
可园小巧玲珑,非常讲究。亭堂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整体布置错落有致,曲廊回环,雅致大方。
这是一个角门旁边的墙壁斑斑驳驳,苔藓满墙,柳枝低垂,仿佛有着一种历尽沧桑的感觉。
这是问花小院,问花小院出自“云解有情花解语”之意。据说可园当年建成之后,可园主人张敬修在这里邀请各界名流、文人墨客为可园赐名,面对如此精巧别致的园林,宾客们起不出什么太好的名字,也只有以可以可以敷衍搪塞,张敬修见状说到,既然大家认为可以,那就以可为名吧。并亲笔书写了可园二字,自此可园之名蜚声岭南!
这是双清室,是主人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双清室前的曲池源于唐卢照邻的诗《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在这里可见池中卵石铺底,红鱼畅游,湖石亭亭玉立,拱桥横跨东西。张敬修虽然不是考上状元当的官,但人家也是有真材实料的。
可园可谓是一步一景,俯视皆趣,在这所私家园林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移步换景之妙。
园内有一面积很大的湖泊,炎热季节,站在湖边,顿感清风习习。春天时沿岸荷花竞开,美不胜收。
水中的亭阁已经修整如新,乃是当年园主人抚琴纳凉之所,从而得见可园主人的闲情逸致和生活品位。
可园厅堂里摆放的书法、绘画作品甚多,这是其中的两幅扇画,尽显作者的书法、绘画功力。
在一个偏院里摆放着栩栩如生,造型各异的石雕,这些应该是当代人的作品。
可园周围高层建筑甚少,湖中依稀可见远处高楼的倒影。
可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在当时也从中孕育了一批艺术家和文化名家,对岭南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园内有一座博物馆,收藏、展示了岭南建筑艺术以及岭南画派的文物作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园即便是称之为是岭南文化的策源地也是实至名归。
可园就在东莞市内,多路公交车路过这里,来此游览还是挺方便的,门票也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点,不过可以得到免费讲解的。这里附近还有一个植物园,离可园也不太远,用半天时间游可园,半天时间逛逛植物园,一天的时间足矣。
以前可园星期二是闭馆不开放的,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这样。
#走过岁月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