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夏天的陈炉,仿佛古风油画里增添了一抹新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19:39:1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88    评论:0
导读

陈炉,一个地处渭北高塬、炉火千年未熄的古镇。 几天前,我去了趟陈炉,带孩子来参观古镇。 车子绕着土塬盘旋而上,路的两侧是黄土山,近处的立如峭壁,远处的层峦叠嶂。夏季,山上的树林绿得养眼,为远远近近的黄土山带来生机与凉意。山峦之间,星罗棋布的

陈炉,一个地处渭北高塬、炉火千年未熄的古镇。

几天前,我去了趟陈炉,带孩子来参观古镇。

车子绕着土塬盘旋而上,路的两侧是黄土山,近处的立如峭壁,远处的层峦叠嶂。夏季,山上的树林绿得养眼,为远远近近的黄土山带来生机与凉意。山峦之间,星罗棋布的窑炉层层叠叠,凸起的烟囱高高耸立。

从塬顶遥看古镇,一座座依塬而建、残存萧条的窑炉在山间筑阁。依坡就势、窑上叠窑是古镇特有的建筑风格,如一张泛黄的巨幅画卷,显示出独有的厚重与沧桑。

走在陈炉,渭北高塬这一处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过去,家家户户用废弃的匣钵、陶罐、破缸垒墙砌院,用陶片铺就院道。这样的习俗,正是如今古镇“罐罐墙”的由来。罐罐垒墙、瓷片铺路,具有古风油画感,古韵实足。

来到古镇广场,依山、层叠的土黄色窑炉构成背景,兀立的烟囱显得格外醒目,向来来往往的游客讲述着古镇1400余年的悠久历史、风土人文。

土色·土香

古镇的夏天,干热的风中闻得到黄土味儿,青石板路两旁的树荫让我们感到旅途的阵阵清凉。

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丰厚的陶土储量,是古镇陶瓷业兴盛的基础。这里的陶土矿多为原生高岭土矿床再次沉积的粘土矿,陶瓷粘土多含铁、钛,烧制后泛黄、泛红。因此,粗瓷碗、陶罐等装饰物用于家家户户,成为古镇的地标。

罐罐墙上的陶罐、瓷缸多呈现土黄、砖红或偏黑的色调,显得古朴、大方。土黄色、砖红色是窑炉,是粗瓷,也是整个古镇的基调。风化的墙院、残损陶罐间长出的杂草,满目萧条感见证古镇的历史与沧桑。

纵观陈炉古镇,因陶土而兴盛,乡土气息浓厚,家家户户都生产陶瓷器具。据《同官县志》记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塬上塬下,“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被列为“同官八景”之一。

光阴·流水

在这片土地上,炉火燃烧已过千年,可追溯至唐宋之前,是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场。“和土为坯,转轮就制”是古镇陶瓷的传统制作工艺。沙沟泉、方泉是这里地道的水源,陈炉八景中“石罅玉柱丰年兆”描绘的就是方泉常年流水不断,地势背阴,天寒结冰,似玉柱悬挂石罅。如今的古镇,沙沟泉、方泉依然可见。

古镇以生产陶瓷器具著称。宋元时期,陈炉所产耀州瓷以青瓷碗、盘为主,饰以印花、刻花。明代以缸、盆、碗、罐为主,黑白釉色居多,多用绘画、拨花、堆贴、题字等装饰手法。清代,青花和铁锈花成为陈炉窑瓷器装饰的主流。

耀州窑陈炉陶瓷展览馆里摆放着历代出自陈炉的耀瓷精品,宋代耀州青瓷文物复制品倒流壶、公道杯,绘着小镇市井生活的明代瓷罐,以及清代的青花瓷瓶等。陈炉窑,作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民窑,器具图案古朴浑厚、民风浓郁,传达出世代陈炉人真切的生活感受。

民俗文化广场是古镇历史、风土人文的重要载体。

在这,还可参观到重修的窑神庙。

早期,陈炉窑场分为“黑窑”“瓮窑”“碗窑”“小窑”四种,行业间分工明确、相互协助,世代传承。后来,因社会经济发展、匠人家庭变化,以及翁、缸、坛、罐等传统容器不再适用等原因,早期家族作坊式的窑场陆续歇业。作坊渐告解体、家族技艺失传,由此引发的陶瓷传统手工业衰败、制陶工艺失传等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相继而来。

七十年代,陈炉陶瓷因仿制耀州青瓷,使得失传已久的北宋耀州窑青瓷重放异彩。如今的古镇以产青瓷著称,以碗、盘、壶、杯等为主,饰以印花、刻花等,造型精巧美妙、釉质光滑温润。

匠人·匠心

走在古镇,感受这里的古朴与安宁。镇上的古风古韵,置身其中,光阴凝滞,仿佛时钟也变得缓慢下来。静,是古镇最大的特点。因安静而散发出的平和,远离闹市喧嚣。静谧的环境,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宁静的气质,一位陶艺大师的情怀。

来到李家瓷坊,透过门楼精美的砖雕石刻、院落中展示的陶瓷器具,我们感受到一代陶艺大师精湛的技艺。在院落的窑洞里,展示着精美的青瓷器件,有茶具、酒具套件,也有各类单品、摆件,瓷质细腻,造型精致,色泽纯洁,堪比琢玉。

在这的每一件大师级作品里,都能闻得到泥土的芳香、听得到泉水的叮咚,承载着工匠艺人对美的不懈追求。在日复一日、一转千年中,他们搜寻着平时生活的点滴美感,将其融入手中的瓷具,以炉火纯青的技艺世代传承。而这,就是匠心。

走出陈炉,踏上归途,古镇的厚重气息与宁静悠然,依旧萦绕着思绪。

作者:段培

 
关键词: 陈炉古镇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753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