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杨家埠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体裁形式主要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9 15:36:28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522    评论:0
导读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木版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曾经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的使用更是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地区(包括台湾在内),并形成了遍布大江南北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木版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曾经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的使用更是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地区(包括台湾在内),并形成了遍布大江南北的数十个年画产地,其中著名的有:重庆梁平、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等地。今天,且以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初步认识一下木版年画。

悬挂晾晒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洪武二年,蜀中梓潼县画师杨伯达迁来杨家埠,遂将木版年画的技艺传到此。清代乾隆年间,是木版年画商品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昌盛时期。在此后一个半世纪里,杨家埠年画曾以品种多、规模大、销售范围广而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三足鼎立,成为名嗓一时的中国民间三大年画之一。此时画店纷开,仅西杨家埠由杨氏一家开设的就有82家。清代咸丰年间杨家埠年画达到辉煌期,画店百家,画种上千,年画产品行销大半个中国。

年画印刷场景

与曾经的辉煌历史相比,如今的木版年画都已式微,杨家埠木版年画也不例外。虽说改革开放后曾有年产两千多万幅的辉煌业绩,时至今日却面临着传承的窘境。2016年9月,造访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时,冷清的几近包场。位于大观园内的木版年画作坊,也仅有一个师傅在印刷年画,大部分年画作品都被当做上档次的艺术品销售,而不是曾经家家贴门板的年节用品。罢了,这些事细想真是忧心,还是说说年画吧。

贴在门板上的年画

单从制版的角度讲,杨家埠年画的工艺可以说甚是复杂,一幅色彩丰富的年画可能需要雕刻数块儿木版,即一块儿线版和数块儿色版(一般一副年画至少要刻8块木板),而且这些木版图案必须准确套合成一幅画面。印制时,则需要通过多次分色印刷,最终套印成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在见识杨家埠木版年画之前,我也曾亲眼目睹杨柳青年画和佛山年画的制作过程。它们之间相比较,唯有杨家埠年画采用了完全木版印制的工艺完成了整幅作品,而杨柳青年画和佛山年画,则只印刷线稿,然后通过人工用画笔填色来完成余下的工序。

年画印刷工具

各种套色年画木版

至于题材,则可以说包罗万象:祈福迎祥、消灾除祸;美女娃娃、吉祥欢乐;人情世事、男耕女织;小说戏曲、神话传说;山水花卉、飞禽走兽;时事新闻、讽刺幽默……

 
关键词: 杨家埠木版年画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0503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