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艺给大家带来《视觉少林寺》一组图片,这组图片是以视觉纪事的方式来呈现少林寺的文化内涵,以影像来讲述中国功夫的代表和禅宗祖庭少林寺故事。
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相比于“禅宗祖庭”而言,这个名头更响亮,也正是少林功夫,使少林寺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
传说少林武功为达摩祖师所创。壁观坐禅太久,会使肌肉萎缩,因此达摩祖师观摩习仿各种动物攀缘争斗的动作,演成一套心意拳法,刻成壁画,令僧徒演练。之后不断发扬光大,致成今日之势。
北宋初年,福居和尚曾邀集全国十八家武术名家聚于少林寺,采各家技艺汇总成册,令少林寺人研习。所以说,少林武功,尤其是少林拳法,乃集众家之长,融会贯通而成。
到了金元时期,太原人白玉峰入少林寺,把原先达摩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又从七十二手化为五拳——龙、虎、豹、蛇、鹤。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神、骨、力、气、精交互修炼,才能达到上乘境界。之后,据说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传少林僧人宗擎《剑经》,进一步成就了少林武术。总之,少林武术之所以传到今日,蔚为大观,正是少林僧人千百年来深研精习,不断汲取其他中华武术的精粹、不断创新的结果。
少林寺里有印度、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外国人在此习武,还有女性习武者。问他们为什么千里迢迢到少林寺来?他们回答是:对少林寺的武功仰慕之至,不来则悔,来后虽苦亦不悔。
拍少林寺题材,武功不可或缺。过去也见过一些练武的照片,可是大多是表演性的,总觉得有些缺憾。因此,这次拍少林武功,我不要武僧摆架势,该怎么练,便怎么练,抓拍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据说少林僧人都会武功,只不过平日深藏不露。释永信方丈说他当年在武功上花了不少气力,直至现在他也还在练功。在少林寺,即便一个看门僧人,打起一套虎拳来,也是八面威风。所以,少林寺确实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只不过不像一些影视作品和武打小说写得那么神乎其神。人,毕竟是血肉之躯,不可能刀枪不入、腾云驾雾。
“禅武合一”是少林寺的精髓,达摩祖师曾说:“欲见性,必先强身。”即修禅需练武,并留有《洗髓经》《易筋经》两部经书。少林武功说是刚猛,实则是外刚内柔,十分讲究内功的底子。少林拳法运用深呼吸力,运行内脏而发于四肢。因此,要练好少林功夫,则必须修禅。释永信方丈说,若能觉悟禅武心法,便能到达武学化境。我们也采访过武僧头领延岑师父。延岑师父是河北人,全家习武。他说他既练武,又修禅。第三次上少林寺,我又专门采访了少林寺武术总教头延庄法师,延庄法师白髯童颜、身怀绝技。
他告诉我们,现在他更多时间是坐禅,只有内心深厚、禅武合一,看似有,却又看似无,才能达到上乘境界。实际上,摄影也需要修炼内功。照片拍的好不好,往往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
本文选自《视觉少林寺》作者: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