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西泠名家童亚辉笔歌墨舞迎杭州亚运(童亚辉书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31 10:06:0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146    评论:0
导读

西泠名家童亚辉笔歌墨舞迎杭州亚运 整理/南君 导读: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自2015年9月16日成功申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那刻起,就做好了迎接亚运会的准备,并热切期待亚洲奥林匹克运动及精神的荣光在钱塘江畔绽放的那一刻。亚运

西泠名家童亚辉笔歌墨舞迎杭州亚运

整理/南君

导读: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自2015年9月16日成功申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那刻起,就做好了迎接亚运会的准备,并热切期待亚洲奥林匹克运动及精神的荣光在钱塘江畔绽放的那一刻。亚运会,一张响亮的亚洲名片。亚运会,展示亚洲人民团结、和谐、进步、友谊的平台。

2018年9月2日,亚运会正式进入“杭州时间” !能够举办亚运会,对杭州来说,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热爱亚运、助力亚运,以书法艺术的名义传递亚运精神,展示杭州形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书之妙道 惟观神采

读童君亚辉兄书法,碑学汉魏,草学晋唐,雄强厚重,灵动凝练。集精气神力于一体开张自如、遒劲古朴,个性鲜明,以笔代刀,古拙隽秀,其书风以古为师,以雅为大,无不求其韵、达其意、传其神。散见其书迹中便有:《石门铭》、《郑文公碑》、《张迁碑》等。

童君亚辉兄,常读书,以求外养,其以北宋道家学者陈抟“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为心中开碑学之风第一人。从书法中体悟笔意与章法,见其书其印,如见其人。古人称之“游于艺”,游者,必先散其怀抱,忘其功名利禄,方能得其真,清其心,存其诚,造其魂,是为真人之作。倘若利欲缠身,则用心不能诚,不能纯,不能见德见性,其书画尚能入品乎?!童君亚辉兄是得真传善悟者,心知晓,笔墨随即而发。“书之妙道,惟观神采”。为取“真经”,数十年笔墨耕耘,学古贤,法于心,内蕴意,功力自来。人云“厚积薄发”、“积健为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文/南沙 于无我斋 节选)

童亚辉艺术简历:

童亚辉,1960年生,浙江宁海人。又名雅翬,字有伦,号颐云楼主人、竹香书屋主人、有道人。现为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笔歌墨舞迎亚运》


童亚辉:在回归传统中守正创新

他不仅是一名成功的儒商,更是著名的书法家,于兼学多家之中碑帖兼容;他立足“小字书法”,倡导回归传统与守正创新相结合;他认为书法是一种文化美,应该具有一种“何须懂”的艺术气质。


《云鹤游天》


书法何须懂


因为小时候家境贫寒,童亚辉习书几乎靠自学。一本柳公权小楷字帖,一本是灵飞经小楷字贴 ,便是他的启蒙老师,后来林散之沙孟海、陆维钊的书作又成为了他的心之所向。回顾过往,他感激自己的刻苦和勤奋,为后来打下了正统而坚实的书法功底。“书法从小时候练和到了一定年纪练差别还是很大的,小时候练字能够对细节尤其敏感,这和大了再练是不一样的。”童亚辉坦言。

《阮郎归 笔歌墨舞迎亚运》


上世纪80年代,童亚辉有幸得到了王冬龄、俞建华等名师面授,对其艺术审美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王冬龄先生,除了惊人的线条掌控力之外,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让童亚辉深受启发。

在童亚辉看来,书法从实用文字逐渐演变成书写艺术,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创新。但从根本上来讲,它始终是一种文化美,存在一定的审美定式。针对当代书法审美的困惑,童亚辉在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的一句“音乐何须懂”中找到了共鸣。他认为,书法艺术和音乐具有共通之处,我们先天对美能够有一种感受,随着阅历的增长,这种能力被人为屏蔽掉了,需要借助艺术语言才能欣赏,实际上这样的欣赏已经失掉了艺术原来的本意。文艺工作者,尤其需要把审美权交还给大众。



《悠然闻道》


文以载道,书以载文,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童亚辉以一幅行草书、原创词作《阮郎归 笔歌墨舞迎亚运》表达内心的深切祝福,行云流水间,亚洲体育盛景浮现眼帘:“心期桂月映三潭,秋练绿如蓝。狂飙吹虎啸东南,花魁策马探。人未老,笔犹酣,豪歌壮竞坛。湖山无处不腾骖,千秋留美谈。”


学艺几十年,在重视书法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同时,童亚辉始终以一种不卑不亢、从容自信的姿态践行着“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始终把握着文与艺、历史与时代的关系。童亚辉期待亚运盛会所带来的体育精神给予人们振奋人心的力量。也希望借此盛会,传递杭州的美好形象。


《敬抄毛主席菩萨蛮诗词》


去年6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策划推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系列活动,童亚辉个展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展出。这场展览的内容都是“小字”。“现在,社会上的书法展览越来越大,六尺的作品似乎都已经不够了,这样的后果将会把书法纯粹变成了一种博眼球的艺术。小字里面没有江湖,同时小字是我们文献的载体,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书卷气,小字虽小,却有正大之气。”童亚辉说。童亚辉认为写好“小字书法”在于倡导回归传统、守望传统,惟有守正创新,方才可以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书风。


打造城市名片 陶铸时代书风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载体,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核心的表现形式之一。杭州是中国书法的主要传播地,也是影响中国当代书法发展走向的重要城市之一。如何通过书法艺术更好地打造好杭州这座城市的金名片,如何走好现代书法的传承发展之路,这是作为杭州市书协主席的童亚辉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一池翰墨任平生》

他始终提倡,当代书家一定要具备服务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意识,要用艺术来助力社会的经济发展,让人民的物质文化提高,这是每个艺术家的价值所在。在浙江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背景下,杭州书法事业的舞台也将更加广阔、大有可为。接下来,杭州市书协打算以一系列重大活动和会议节点为契机,打造多项赛事活动,如“东坡奖”、全国青少年的书法大赛等,力求在吸收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弘扬积极向上正能量,擦亮杭州文化名城的金名片。(部分图文源于天下艺家公众号)


《录王羲之兰亭集叙》

童亚辉近影


来源丨《时代中国》杂志

发布丨何媒矩阵、何金德导演工作室

责编丨何金德

 
关键词: 童亚辉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174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