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有无数的华夏儿女在抗战过程中,光荣地牺牲了。其中有一位大将牺牲后,毛主席深感惋惜,他就是河南籍的高级大将彭雪枫,陈赓和刘亚都曾经是他的部下。他的一生短暂又绚烂,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以身殉国。
彭雪枫出生在河南省一个小山村里,家境贫寒。但是他从小就非常地聪明,四岁的时候就跟自己的祖父开始读书认字。大一些的时候,家境虽然贫穷,但依然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供彭雪枫上学。
私塾先生一直夸彭雪枫天资极高,他的成绩提高得非常快,但由于家境贫寒,最终还是辍学了。彭雪枫从小的时候就非常有正义感,他见多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也看见过土匪下山烧杀掳掠。长大后,看到有恶霸欺负村民,他就抄起棍子和恶霸拼命。
彭雪枫有一个亲戚,家境还不错,看到彭雪枫如此聪明,觉得不读书可惜。所以就自掏腰包,送彭雪枫去北京读书。到北京的时候,接触了不少进步思想,就这样19岁的彭雪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卢沟桥事变以后,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爱国抗日武装力量,英勇抗日,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将领彭雪峰也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1938年,中原大地乌云翻滚,侵华日军攻占徐州,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向西南溃退,豫东各县相继出现。32岁的彭雪枫奉毛泽东、周恩来的命令,创建豫皖苏根据地。
九月,彭雪枫率两个新兵连370余人向豫东地区挺进。十月底,队伍行进至窦楼宿营地。窦楼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北部。自淮阳沦陷后,这里日军横行,老百姓饱受战火蹂躏。得知新四军游击支队到来,自以为横行中原而无对手的日军,在第二天就纵马直向村庄里冲杀,谁知彭雪峰遭遇指挥部队悄悄从三个方向包抄,一声令下,子弹腾飞。
日寇如梦初醒,却为时已晚。进入豫皖苏第一仗,同百余名日军骑兵激战。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跑了,当地没有什么有组织的抗日活动。
因此,彭雪枫组织部队进行了窦楼一战。规模不大,但是重创了日军,也打出了这个游击队的威风,让广大老百姓有了希望。这支游击支队后来发展壮大,就成为后来在豫皖苏地区蓬勃发展的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就是第四师的师长,成为这个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
彭师长有三宝,拂晓剧团,骑兵团,还有一张拂晓报。在当时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歌谣,短短几年时间,彭雪枫将军。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把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发展成数万之众的新四军精卫第四师,靠的就是他的三大法宝。
在军事上,彭雪枫灵活运用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军事思想,大力发展游击战,组建新四军唯一的一支骑兵团,在140边抗日根据地,配合其他作战力量打击日伪军,兵战必胜。令日寇闻风丧胆。另外两大法宝则是开辟文化战场,创办拂晓报和拂晓剧团。许多热血青年在观看拂晓剧团演出后,便立即报名参军,而拂晓剧团则作为精神食粮为战士们带上前线。
为了培养抗战人才,彭雪枫还一手创办了随学营,队伍到哪里,学校就搬到哪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马背学校。彭雪枫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文武全才。他不仅善于搞经济工作,也擅长建军,治军的党建工作,他特别擅长这个统一战线的统战工作,把整个社会各阶层都动员起来进行抗战。
但是在八里庄战役中,彭雪枫登向高处,为了查看敌情,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了胸膛,治疗无效后就牺牲了。毛主席知道后,不禁流下了眼泪:小小的八里庄,竟然损失我一名大将。
总结:彭雪枫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他死去后的一段时间,为了稳定军心,消息一直没有公布,很多通知都是以他的名义发出去的。那时候,国共两党正在激烈地进行决战。彭雪枫一生为国为民,值得我们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