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绝唱!走进海口最后一家实体音像店(海口专辑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13:46:1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48    评论:0
导读

上个世纪90年代,音像店在全国遍地开花,只因追不上时代的脚步,现已走向没落。据海口市委宣传部版权科提供的信息,目前全市仅剩一家音像店,成为“绝版”。 近日,记者走进海口最后一家实体音像店,在店里听老板讲述音像店的历史,聆听逐渐被遗忘的“声音

上个世纪90年代,音像店在全国遍地开花,只因追不上时代的脚步,现已走向没落。据海口市委宣传部版权科提供的信息,目前全市仅剩一家音像店,成为“绝版”。

近日,记者走进海口最后一家实体音像店,在店里听老板讲述音像店的历史,聆听逐渐被遗忘的“声音”。

音像店一角

A 硕果仅存

“27岁”的音像店见证碟片发展史

在海口市海垦路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家叫东西鼎盛唱片的音像店,店门口挂着一块小灯牌,是“音像”二字。走进店里,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屋子成排的音像制品,时光仿佛瞬间回转到上个世纪90年代。

音像店的老板叫李海,曾在电视台制作音乐节目。1993年,大学毕业后的李海一边工作一边开了这家音像店,至今已27年。从海口众多音像店中的一家,到如今硕果仅存的实体店,李海见证了音像制品从辉煌到没落的全过程。

“1993年,这家店位于百米外的一排小铺面,1996年搬到这里,次年扩大规模,一直经营到现在。”李海说,店里最早销售磁带,租售录像带。1999年前后,磁带和录像带逐渐被淘汰,VCD风靡全国,搬到新址后,音像店便主营VCD和LD(激光镭射碟)。

李海还记得,在VCD租售的黄金时期,每到春节,店里每天都人头攒动,根本离不开人,也不能闭店,货架上的碟片常被抢购一空。但VCD也就火爆了几年,2005年前后,受DVD影响,VCD开始没落,但DVD复制不了VCD当初的辉煌。2017年前后,DVD市场也衰落了,部分音乐爱好者重新迷上了CD。近年来,由于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不少经营者纷纷选择转型或退出市场。

音像店内约有20万张碟片

B 艰难维生

网络时代对碟片市场的冲击大

东西鼎盛音像店分上下两层,一楼仅10多平方米,有4面唱片墙。二楼百余平方米,放着几十个唱片柜,满满当当地陈列着各种明星的专辑唱片。唱片柜上方的墙上,还挂满了黑胶唱片。音像店里有流行、摇滚、古典、爵士、乡村等各种音乐类型的CD和黑胶唱片,约20万张。

“正版唱片的利润很薄,唱片价格多年不涨,押货成本大、房租成本高。”李海介绍道,店面一楼18平方米,刚搬过来时租金300多元,现在涨至5000多元,人们现在大多在网上听歌,这对碟片的冲击很大。约10年前,由于亏损严重,李海差点关店,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如今,在不少音乐发烧友的支持下,基本维持收支平衡,“主要是一种情怀吧,留着这家店,不仅自己可以玩音乐、享受音乐,还可以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

李海说,店里一些老客从上中学时就来租碟买碟,现在除了自己买,还带着孩子过来挑选唱片,“他们从懵懂少年到为人父母,仍不时过来看看,买点碟片。”

“客人大都是70后80后,也有90后。他们喜欢音乐,收入稳定、追求品质,主要是怀旧。有许多人从三亚、琼海儋州等市县通过朋友介绍找上门,每隔一两个月就来淘一次唱片。”李海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网络发达,用手机随时随地能听音乐,但这些客人更喜欢唱片的效果和音质。

C 怀旧情愫

广东90后发烧友来海口寻音像店

李海说,音像店不开淘宝网店,只专心服务喜欢音乐的到店客人。李海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店里接待了3批客人,他们有一个同样的爱好——喜欢听老歌。

有一名20多岁的年轻发烧友,专门从广东找上门,挑了一批碟片,竟然都是些老歌,有温兆伦、吴倩莲的专辑。“这位年轻人说,他百度了海口的音像店,共查到8个地址,到海口逐一寻找,最后发现只有东西鼎盛还在营业,让他感到既惊讶又高兴。”李海说,还有一位从文昌来的客人,一次买了20张老歌碟片。另外一位80后老客,买了黄凯芹草蜢乐队张学友的专辑,“他在店里淘了许久,满载而归,他说这些唱片藏着他的青春记忆。”

李海店中有许多绝版唱片,有的因为唱片公司不再出版而绝版,有的因为唱片公司退出市场而“绝版”。这些珍藏版碟片,大多是李海蹲在闷热的音像公司仓库中,一张一张淘来的,如果没有重复,他一般不会出售。对李海而言,这些唱片卖一张就意味着他失去了一张珍藏。“广东那位90后年轻人,看中一张1998年王祖贤的《与世隔绝》,这张是绝版唱片,虽然标价千元,但店里仅有一张,我还是舍不得出。”

对于新客,李海会告诉对方平时如何保护碟片。售出的专辑,他会拆封检查,确认无误后再交给客人。记者探访当天上午,店里来了两名挑选唱片的客人,一名是过路客,一名是老客。“我在这里淘唱片已经很多年了,没想到它现在还开着,不容易啊。”70后老顾客罗先生对记者说,相对妻子平时喜欢到这里淘CD唱片,他更喜欢在这里买黑胶唱片,唯有黑胶让他痴迷。

D “绝版”音像店

每天上午9点准时营业

在手机地图APP上,记者搜出几家音像店。在府城新城路一家音像店,记者看到,该音像店的招牌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招租的横幅。

在海口东湖附近一家音像店,一楼卖儿童玩具和手机配件,记者在一个角落看见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二楼音像”。记者顺着狭窄的楼梯走上去,在其中一个房内看见一小块唱片墙上有10多张“四大天王”的CD及琼剧唱片。店员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没有人来买碟了,“我们早已不做音像了,现在只有这些库存。”

曾经满大街的音像店,如今却难寻踪迹。记者从海口市委宣传部版权科了解到,海口实体音像店数量在2000年左右达到高峰,全市注册备案的实体音像店有400多家,没备案、与文化稽查部门“打游击”的音像店更是遍地开花。后来,随着MP3的出现与网络的普及,音像店开始走下坡路。再后来,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实体音像店走向衰落。如今,东西鼎盛唱片是海口仅剩的一家实体音像店。

“我2000年读大学,生活费每月500元,吃饭最多花300元,剩下的钱除了买生活用品和杂志,我会用来买歌碟,算我最大的开销。《流星花园》火的时候,我硬是抠出一笔生活费买了整部VCD和F4的专辑。”海口市民洪先生是80后,他感慨地说,那时香港歌星的专辑很受欢迎,一张几十元,是两三天的伙食费。为了淘喜欢的碟,他省吃俭用,“有时候去买新专辑还要排队,这是青春时期最难忘的回忆了。”

随着时代变迁,那些承载着许多人青春记忆的音像店已一个个消失。音像店的“声音”在城市里逐渐淡出,故事也慢慢离我们远去。唯有那些省吃俭用,排队买碟,用随身听如痴如醉听歌的记忆还未褪色。

但音乐发烧友别担心,在海口,一家名为东西鼎盛唱片的“绝版”音像店还在那里,每天早上9点,它仍然准时营业,为喜欢唱片的人们留下一块交流空间和精神栖息地。(记者 钟起的 文/图)

 
关键词: 网上音像店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429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