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宇航员在太空吹响萨克斯,还是酷女孩踩着小轮车环游巴黎,精彩的“巴黎8分钟”,让大家对2024年的夏天充满期待。
同时,网友们还注意到巴黎奥运会LOGO,与往届似乎有点不一样。
01
你看,是女性与火焰
金牌、火焰和象征女性的法式红唇,组成了巴黎奥运会LOGO。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法国会放弃埃菲尔铁塔等代表性元素,首次在LOGO里加入脸部图案?
我们先来看看巴黎奥委会的官方解读:
金色圆形是奥运金牌,体现人人争夺金牌的奥运精神;
火炬是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标志,意味着奥运精神代代相传;
那抹红唇正是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玛丽亚娜女神,代表巴黎奥运对女性参与运动的重视。
巴黎奥组委是在单纯“打女拳”吗?并不是。
1900年由巴黎举办的第2届现代奥运会,是历史上首次允许女性运动员参加的奥运会。这之前,我们没办法在体育赛道上看到女性的身影。
121年后,我们从奥运会上看到女人的多样性:
为孩子坚持参加8届奥运会的丘索维金娜;
体型比自己教练还大,仍是队里“金宝贝”的李雯雯;
身处战乱国家,一心想要打好乒乓球的扎扎
能把铅球扔出20米远,笑容温暖又动人的巩立姣……
她们在赛场上自由绽放,不正像巴黎奥运会LOGO上所刻画的那样吗?
02
多样性的女性营销
很多品牌在做女性营销时,仍走不出男权思维,本是想讨好女性,反倒栽了个大跟头。举例茶颜悦色低俗文案、李诞为Ubras带货时将内衣描述成“女性轻松躺赢的装备”等等。
奥运会让我们看到女性的美不止一面,巴黎奥运会LOGO更是将女性营销搬上世界赛事,鼓舞那些还在被压迫、被定义的女性站出来,勇敢做自己。
这无疑给品牌提供了女性营销思路——
正确的女性营销,不是给予女人呵护,更不是把女人与男人相提并论,而是要从女性视角出发,打破禁锢,传递多元价值观。
如今,已经有不少品牌找到正确的女性营销道路,向世人展示多样化魅力。
天猫:致女性的二十六行诗
天猫3.8节“致女性的二十六行诗”中,传递出多元审美、打破年龄焦虑、鼓励自由选择等价值观。
与奥运赛场上,各自拥有不同美的女性运动员一样,“二十六行诗”中“美各不同,美美与共”“女孩们,各有芬芳”等表达,充分体现不设立唯一审美和价值观,鼓励女性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美丽。
百雀羚:和世界无关,只为自己盛开
百雀羚为旗下品牌“三生花”系列拍摄的短片《为自己盛开》,通过女鼓手、女司机、艺术学院学生三个不同女性的故事,打破社会对女性固有的偏见,倡导女性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为什么说一个人“MAN”是称赞,说一个人“娘”就是诋毁?在这部影片中,你能看到更多关于女性枷锁的讨论。
03
共情是最好的传播方案
你可能会问三口,以上两个案例和巴黎奥运会LOGO有什么关系?
在奥运会以前,很多人并不知道女性也可以扛起沉重的杠铃,不知道女性也能在游泳赛道上斩获金牌,不知道女性举起气枪射击同样能瞄很准。
而这些人在给女性运动员贴标签同时,还认定女司机不会开车、女性不能做科研工作、女性不能当领导者。
或许,一则广告、一个LOGO并不能阻止这些人往女性身上贴标签。
但经过正确且健康的引导发声,女性自我意识便开始觉醒,她们不再被身上的枷锁束缚,在赛场上自信挥洒汗水、在职场上自由发挥自我才能……
当她们勇敢做自己,食古不化的人自然会闭上自己的嘴。
“一次好营销,提供的可能不是解决方案,而是共情。能对女性真实处境表达体恤情感的传播,才会比较打动人”
巴黎奥运会如此,天猫、百雀羚以及更多为女性发声的品牌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