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跨境电商 » 正文

互联网大哥雅虎到底做错了什么,最后沦落至贱卖的下场(雅虎死了: 从千亿到贱卖 名字都没留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3 23:00:1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977    评论:0
导读

这里是江说,感谢你的阅读,我们看那些互联网企业,就像少年时代关注过的那些偶像明星,二十年过去了,有的人老珠黄,美人迟暮,早已不在荧屏,有的不再美艳,但更生风韵,有的娶了漂亮的新娘,生了可爱的小公举,现在依然如日中天。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二十

这里是江说,感谢你的阅读,我们看那些互联网企业,就像少年时代关注过的那些偶像明星,二十年过去了,有的人老珠黄,美人迟暮,早已不在荧屏,有的不再美艳,但更生风韵,有的娶了漂亮的新娘,生了可爱的小公举,现在依然如日中天。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二十年可以改变很多很多,可以改变人们的上网习惯,可以改变人们的上网需求,二十年甚至可以让主流的用户,换掉一代又一代,二十年是一个坎。从97年到17年,有些老牌互联网企业陷入衰退,走向没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但也有一些老牌的互联网企业,厚积薄发后,一日千里变得愈加的强大。

有人就戏称道,今天我们节目里的主人翁,原本可以成为Google、Facebook的爸爸,或者微软的儿子,最后却像孙子一样被贱卖,沦为互联网浪潮的弃子,他的帝国就这样的退去,令人惋惜,而《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博士曾经用「英名不朽」来形容杨致远,因为他在 25 岁那年创立的雅虎,开启了一个时代。书中写道:(一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人,那么这两个人很可能是杨致远和费罗。他们对世界的贡献远不止是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门户网站,更重要的是制定下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在全世界至今大家都遵守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和盈利。)

95年,雅虎正式上线的时候,31岁的张朝阳,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还在瞎混,31岁的马云,刚刚知道什么叫互联网,24岁的马化腾,还在构思企鹅的雏形,24岁的丁磊,在一家美国公司打工;24岁的周鸿袆,正在西安交大读硕士,薛蛮子形容现在的雅虎和阿里巴巴,就像是当年的小弟弟长成了大爷,当年的大爷沦落成了小三,卖身后雅虎宣布,正式改名为奥特玛(Altaba),一颗巨星,就此陨落;一个时代,正式终结。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和00后来说,雅虎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在70后和80后的心中,雅虎才是真正的互联网“老司机”,只是,以后都不会发车了而已。从千亿美元的市值,到48亿美元的卖身,长江后浪推前浪,雅虎死在沙滩上。

听到这里,你可能就要问了,雅虎是谁,尤其是90后和00后,对它都没有任何的印象,为了让你听得懂,我先来大概的梳理一下雅虎的历史,谈雅虎啊,我们就不得不从它的创始人开始,前面吴军博士的书里已经提到了,一共有两位,分别是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从名字来看,杨致远很显然是一位中国人,没有错,他是美籍华人,当然我们不管他是中国籍还是美国籍,他都已经给我们华人争得了荣耀,杨致远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就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离世,他和弟弟跟随母亲长大,在杨致远10岁时候,一家人就一起移民到美国,定居在加利福利亚州圣何塞市,刚到美国的杨致远,英文基础几乎等于零,当时他惟一知道的英文单词是Shoes(鞋子),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很快融入了这个“异国他乡”。当时他一边上学,一边当报童,最后因成绩优异考进了斯坦福大学。

在斯坦福,杨致远只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电机工程学士及硕士的课程。用聪明节约出来的时间,在学校的图书馆弄了一份兼职,挣到零花钱的同时呢,还学会了一门简单的手艺:就是系统的把各种图书,分类整理。你别小看这一门简单的手艺,它对杨致远以后的人生可谓是意义重大。在读博士时,由于软件业的蓬勃发展,他攻读的方向也自然就选择这个领域,并在那里遇到了大卫•费罗。费罗比杨致远大两岁,两人都是运动迷,以及数学和工程学的天才。92年,他们一起到日本作了学术交流,以此为起点,两人成了最佳搭档。费罗内秀,喜沉思,而杨致远活跃,是社团中的领袖。费罗善于在屏幕上整理资料,有一种只要在终端前,就能统治全世界的感觉。从日本回来后,杨致远和费罗天天泡在网上。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网站越来越多,但彼此孤立,互不链接,要想找到想要的内容非常的不方便。这个时候他在图书馆学到的手艺,就派上用场了,用分类图书的经验来把那些众多的网站收集起来进行分类,然后链接到一个站点上。开始的时候啊,他们各自搞自己的网页,只是偶尔对彼此的内容感兴趣才互相参考,渐渐的链接的信息越来越广,他们才把两个网页放在了一起,统称为“杰里万维指南”。搜集的网站越来越多,两人就开始分类。一个大目录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不久,他们的网站招来了许多用户。人们纷纷反馈信息,还附上建设性意见,使内容更加完善。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有这么多用户的回应,估计他们也没有继续下去动力,更不会有雅虎”。

起初呢,杨致远他们把站点,设在斯坦福电机系工作站的空间之内,慢慢的因访问人数太多,影响到学校电脑的正常访问,校方才让他们迁移,就是这样啊,他们进驻了当时最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网景”,并从“网景”浏览器得到一个按钮的位置,就因为这个按钮,互联网的世界才开始改变。当“网景”浏览器的用户按下“网上索引链接”按钮时,就会被自动带到杨致远他们的网站上,借助“网景”庞大的用户规模,杨致远和费罗的站点迅速爆红。到94年秋,他们的站点访问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杨致远和费罗从小听着硅谷神话长大,对这里的玩法非常熟悉。网站访问量和影响力的成倍增加,让他们看到创业的可能。95年的一个夜晚,杨致远和费罗根据斯威福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中的野兽命名,为了增加褒义色彩,后面加上了一个感叹号,于是就有了“Yahoo!”。 95年3月风险投资,红杉资本给了杨致远和费罗100万美元,4月份,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公司成立后,他们决定休学,专心经营公司。果然他们也不负众望,很快的成长了起来,而就在这时啊,美国在线就找上门来,要收购公司,并承诺让杨致远和费罗成为富豪。随后,MCI、微软、CNET都找上门来,同时网景也提出了动用股票并购雅虎的合作方案,但杨致远他们都一一回绝了。不要钱,不抱大腿,那怎么样让这些流量变成钱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开创互联网的新纪元,对用户免费,靠广告盈利。杨致远和费罗的一小步,成就了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大步:找到了互联网可商业化的,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今天我们中国的好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延续这一模式,比如腾讯、新浪、搜狐、等等....

有了盈利模式,雅虎的底气才越来越足。虽有不少广告收入,但转化为现金的数量极为有限。于是95年秋雅虎展开第二轮融资,风头正劲的雅虎吸引了软银集团孙正义,对,就是投马云的那个孙正义,因为他的投资啊,让雅虎走向了新阶段.也因为孙正义的投资让杨致远萌发了创建日本雅虎的想法。95年11月孙正义买下雅虎5%的股份(当然后面又加大投资,最终孙正义向雅虎注资6000万美元。)

96年3月,雅虎股票正式上市,这一天被评为“华尔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为13美元。但由于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最终收盘价为33美元。雅虎市值达到8.5亿美元。 96年4月,第一个雅虎国际版——雅虎日本站成立,之后法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雅虎分站相继问世,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公司上市后,杨致远大手笔的推广雅虎品牌。他请来擅长品牌营销的爱德华专门推销雅虎。在爱德华的操刀下,雅虎成为第一家互联网做广告的公司,一次就拨出500万美元在电视上做了广告,让雅虎的招牌出现在各种吸引眼球的地方。强大的广告攻势,出众便捷的内容,而且还免费,让雅虎的访问量火速攀升,得到广告主的认同。97年第一季,雅虎实现950万美元的收入,比96年第一季多出6倍,而且还出现了21万美元利润。在高新技术企业中,21万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雅虎的这21万,却烧旺整个硅谷对互联网的信心,很多曾经疑惑或正在担心“互联网是否能赚钱”的投资人,也奔走相告:“有人赚钱了,雅虎已经赚钱了!”

到这个时候的雅虎一路高歌猛进,收购了一大堆的互联网公司,涉及的版块有邮箱、游戏、群组、及时信息、虚拟社区、在线电台网站等、此时,雅虎是何等意气风发,雅虎帝国的市值高达1280亿美元,即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也要在这家互联网新贵公司面前甘拜下风,因为那个时候它的市值啊,只有1080亿美元。98年,斯坦福的两个学生,搞了一个叫 (网络爬虫)的研究项目,也就是后来的谷歌,想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雅虎,高冷的雅虎却无动于衷,到了02年,雅虎才幡然悔悟,开始考虑收购谷歌,这个时候才发现已经买不起了。06年雅虎报价10亿美元准备收购Facebook。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投资者几乎同意了这场交易。可是在最后关头被砍价至8.5亿美元,倍感羞辱的扎克伯格拒绝了这场交易。08年2月,微软开出450亿美元的高价,溢价60%,向雅虎抛出橄榄枝,希望通过两者的联姻,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线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雅虎却认为报价大大低估了雅虎的市值。错失了这次高价卖身的机会,

曾几何时,雅虎在互联网世界,盛况空前,如今却走到被人收购的地步。令人唏嘘,雅虎大概的历史我就讲完了,他这么牛掰,怎么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呢,我们来看他们都犯了那些致命的错误。

说到雅虎的兴盛,主要是因为它开创了互联网免费、盈利和开放的全新商业模式,对电子商务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然而,这家第一个达到千亿美元市值、第一个寻找到互联网成功商业模式,并曾经是互联网巨头的公司,却错过了视频、社交网络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在衰落的过程中,雅虎也曾试图自救,但每次都没有成功。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因为雅虎模式降低了互联网的门槛,所以不少互联网公司才纷纷复制了雅虎的模式,导致互联网的发展快速的进入了“流量为王”的时代。许多公司开始一味追求流量而忽视内容,导致广告效益越来越差。而且在陷入循环后,这些公司更加疯狂地插入广告,试图瓜分本就不大的互联网广告市场,结果流量变得越来越廉价。更糟糕的是,雅虎也被卷入了这场疯狂的行动之中,这也是导致雅虎市值蒸发的直接原因。

在走下坡路之后,雅虎历任CEO都在试图拯救。从第一任外聘CEO·库格尔,到继任者·塞梅尔。从回归的杨致远,再到“巴茨”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雅虎。然而,似乎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02年,雅虎首席财务官,德克尔裁掉了如在线支付、购物、竞拍等板块,成功的控制住了公司的预算。而新任CEO塞梅尔在收购了Inktomi(因拖呢)和Overture(鸥非爵)后,使雅虎的业绩在2005年达到顶峰。然而,雅虎股价在波峰还未满两季时,便跌入谷底。原因是塞梅尔盲目扩张,想与谷歌在搜索领域争夺市场,分散了在品牌广告上的精力,从而大大挤压了雅虎的盈利空间。

四年前上任的巴茨曾被认为是雅虎的拯救者,她也确实采取了大规模缩减产品线、大幅度进军社交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将雅虎从泥潭中拉了回来。然而,巴茨的措施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如新老团队的冲突,目标的模糊,企业文化的混乱等。加之雅虎多年的顽疾根深蒂固,因此拯救雅虎的行动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雅虎当年的崛起,带动了新浪、搜狐、网易等众多门户网站的成功。在诸多互联网企业的眼中,当年的雅虎被奉若神明。他走向衰落的主原因在于定位不清晰,错过了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浪潮。一直以来,雅虎都在媒体公司和技术公司两个定位之间摇摆不定。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雅虎和谷歌的竞争本身就是一场错误,公司的性质决定了雅虎的失败。

雅虎虽提供了网页搜索服务,但自身却未做过搜索。另外,雅虎喜欢手工编辑,而非计算机自动处理信息。直到今天,雅虎依然会使用,手工调整过的搜索结果。

技术上的缺陷让雅虎只能成为,传统的媒体公司。与之相比的是,谷歌则具有优良的技术基因。其搜索结果及排名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工程师也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另外,雅虎在社交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大潮临之时都会慢几拍。长此以往,最终导致雅虎在主流中出局。

那么为什么雅虎总是赶不上潮流呢?原因在于它一直在收购公司。在上个世纪90年代流量被同类网站分走之时,雅虎花费50亿美元收购了Broadcast.com(布鲁考死贴);当谷歌崛起时,雅虎在此后两年花费26亿美元收购了5家搜索服务商;在2013年Facebook成为社交领域巨头时,雅虎又花费了11亿美元收购了轻博客Tumblr(听力吻你安奈儿)。累计下来,雅虎收购的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但是由于缺乏对技术趋势的预见性,雅虎的收购多是被动式应对。也正是由于这种被动,雅虎在收购这些公司时,并未考虑与原有业务的结合问题,导致雅虎对收购后的产品缺乏规划,致使许多项目最终石沉大海。于是,雅虎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传统的门户模式日渐衰落,又难以在新领域中有所发展。对新领域的投资失败,更增加了传统业务的负担,最终使投资人失去了耐心。对于华尔街来说,一家公司的盈利一旦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就会被冷酷地抛弃。可能会被下调评级、恶意做空。甚至被拆分卖掉,这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必然现象。04年,雅虎盈利能力已经低于华尔街的预期,通过大量抛售手头谷歌的原始股,在第二年基本维持了股价。然而在06年,雅虎再无股票可抛,从此一蹶不振。

如果雅虎在互联网泡沫时期,能够避免盲目的扩张,专心做自己擅长领域事情,或许这一切都不一样。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如果,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正如美国的Facebook和谷歌迅速取代了雅虎一样,任何一个行业都处于常变常新的状态之中。雅虎的没落为所有的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正在成长中的企业,需要思考如何避免,步雅虎后尘。虽然已经和雅虎说再见,但是雅虎开创免费、开放、盈利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任然值得今天的我们遵循和学习。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今天的话题对你有所启发,下一期我们接着聊电商,如果你想看这一期的视频,可以在优酷搜【江说电商江湖】

 
关键词: 日本yahoo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411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