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刘子枫去世,他主演的科幻神作《错位》,思维超脱至今难以超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9 10:06:4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583    评论:0
导读

前几天,中国最低调的影帝 ,走了......他是刘子枫。或许,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他在中国影视圈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楚汉传奇》里刘邦的父亲,《纽约人在北京》里的唐大爷。他早在1986年就拿下金鸡奖影帝,气场强大的陈道明在他面前,也要

前几天,中国最低调的影帝 ,走了......


他是刘子枫


或许,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他在中国影视圈的地位,举足轻重。



他是《楚汉传奇》里刘邦的父亲,《纽约人在北京》里的唐大爷。


他早在1986年就拿下金鸡奖影帝,气场强大的陈道明在他面前,也要毕恭毕敬地喊一声“老师”;


他与富大龙合作电影《天狗》,所饰演的乡长,亦邪亦正、细腻鲜活,让观众又恨又同情。



正是他这次的表演,启蒙了富大龙——


他的表演很特别,我当时是个学生,比较懵懂,后来学表演之后特意回看,才察觉到刘老师表演方式的超前,真的很厉害。


当然了,先别急着投来崇拜的目光。


因为以上提到的这些,只是刘子枫演艺生涯众多高光中的零星。


说到最牛逼的,当属下面这部电影。


它上映于1986年,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片,至今仍很难被超越——


《错位》



国产科幻片???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与“恐怖片”称为可怜姐妹花,在业界不受待见,蹲在冷宫不见天日的娃。


恐怖片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受限;


科幻片则受多重复杂因素的限制。


技术难,投资大,没有超越欧美等科幻强国的构思,每一项都让只想着赚快钱的影视人望而却步。


直到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出世,才算让中国科幻片看到了希望。



然鹅......


明白人都知道,《流浪地球》获得高票房,很大程度上是赢在了特效上,以及中国观众至少30年没看到过的国产科幻片。



但,本片不一样。


85分钟的时长里,既没有《黑客帝国》里反人类的躲避弹头经典镜头,也没有《太阳浩劫》里人类飞到外太空所带来的震撼。


片中没有天马行空的视觉奇观,甚至,那特效搁在当时,也不过值个五毛钱。


“机器人”丝毫没科技感,全靠演员的演绎,机械般地晃晃胳膊,转转头,和蔡明在小品中的发挥有得一拼。



那么,它凭什么牛气呢?


如果当年能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中国电影能厉害到什么地步不敢想象,可惜,中国电影人却选了一条更容易获奖的道路。



拼不过硬实力,本片可以开辟另一条路子。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技术跟不上,美术、服化道也要跟上,结果事半功倍!


不信?


瞅这有意的构图:



影片通过简单的线条,特殊的构图,轻而易举就营造出了一种极具未来主义的感觉。


具体还体现在出现最多的,主人公的办公室和卧室。


房间内的装修都跳脱传统的色彩,选择大胆、先锋,甚至有些诡异的红、蓝、橙,高级又极具艺术品位。



在这样的高逼格场景里,填满了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它出现了后来科幻片才出现的穿越“梦境”:只见一位老夫子独自坐在荒漠中,悠哉地看着电视。



时间和空间的壁垒被打破,现实和幻影,让观众傻傻分不清楚。



此外,本片还较早地使用人工智能的设定。


刘子枫一人分饰二角,他所扮演的工程师赵书信,研发了一个与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智能机器人。



给机器赋予生命,允许机器有欲望和想法,片中诸如此类的设想都是超前的。


在《机器管家》中,机器人想要恋爱,成为真正的人类;


在《银翼杀手》中,“复制人”的寿命只有4年,因此他们找方法试图像人类一样长寿。


而在本片,智能机器人想要的更多。


赵书信研发机器人,最初是为了让他代替自己做些不想做的事,好让他空出更多的时间,搞研究。


正如他的预期,机器人是个好帮手。


他完美复制了赵书信的习惯,让外界一点儿也察觉不到。



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约定不同时出现在公众场所,一个出现,另一个就躲起来,从没出过纰漏。


当机器人遇到新的问题,赵书信则立刻修补漏洞。


比如遇到喝酒的场合,机器人难以推脱,一杯酒下肚后,就往家里赶。



他踉踉跄跄地歪坐在地上,赵书信打开零件一看,酒精把机器人内部都烧冒烟了。


随后,赵书信用吹风机才将其“抢救”过来。



为应对再次遇到喝酒的情况,赵书信经过改进,在机器人内部安装储酒的盒子,酒从嘴巴喝入后,就流入这个盒子。


待到容量告急,机器人直接到厕所,点击按钮把酒放出来就解决了。


讲真,这想法实在是妙,相当人性化。



但,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越来越融入生活,也便愈发有想法,不想被控制。


机器人逐渐由服从者,转而开始与赵书信平起平坐。


他反驳赵书信的习惯,称酒是个好东西。



他情窦初开,与女人约会调情。



最后,他胆大地反抗赵书信的命令:私自外出,偷藏赵书信的文件,不再模仿赵书信的行为,彰显自己的个性......


“就算你把人类的知识都输入给我,我也只是重复。我要跟你一样,有个性,有思想。”


机器人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本体的存亡。



当人工智能成为威胁,按照科幻片的惯例,此时的人类,必定手握一个必胜法宝。


这点,本片竟然也想到了。


赵书信留了一个心眼,研发时就在机器人体内,装有一键摧毁的程序。


是生存?


还是毁灭?


本体与人工智能的对峙,将全片推向了高潮。



讲真,看到这里,厂长当时就对导演充满深深的敬意。


虽然片中也有不少学习欧美电影的地方,但自己的创新尝试也有,而且还能在经费不足,技术落后的前提下,呈现出来。


最牛逼的是,很多欧美科幻的内核,几乎逃不开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拯救地球。


而本片,通过双方博弈,在深度上更上一层,暗含寓意,映射社会。



赵书信曾对机器人说——


走出这间屋子,是大千世界,人与人之间十分复杂。


他不想走出这间屋子。


因为他所处的环境,与一般人不同,是更为复杂、污秽的职场。


赵书信本是搞技术的工程师,痴迷于学术,喜欢待在实验室,用自己的创新研发。


结果,优秀的他被上头相中,给了他一个领导做。


这时,纯纯的理工男,无法适应圆滑的官场。



影片对于官僚形式主义的批判,是大胆、直白,而又尖锐的。


赵书信总是奔波在开会的路上:



是日复一日机械式的批复:



是周围恭维的话语:



在这样的环境中,赵书信觉得密不透风,有种难以生存的窒息感。


他每日被噩梦缠身,梦到自己被手下的人推到手术室,刀即将割破他的喉咙。


于是,他不得已研发机器人代替自己。



如此直白的批评,敢在过审红线上碾压,使得本片存在的意义,远超“科幻片”的标签。


而它,也成为影史中,以小成本创造奇迹的电影。


其实,上世纪还有很多优秀的国产科幻片,例如1988年的《霹雳贝贝》,1991年的《隐身博士》......


无一例外,他们都亲身证明,只要肯用心,肯动脑,都能拍出优秀的片子。


而这,就是在打某些影视人的脸。


不知道你发现没,现在的很多专业人士,特别能甩锅,找借口。


片子被观众打低分,就开始各种找补,说自己缺钱,才导致特效烂,更甚的,直接怼观众审美低级,不配看。


emmmm,反正打死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


真有人这样?


娱乐圈一抓一大把,比如那部斥资7.5亿,宣发无比烧钱的科幻大烂片《阿修罗》。



不仅有钱,还有梁家辉刘嘉玲这种重量级的人来挑大梁。


可结果嘞,豆瓣上明晃晃的3.0分,与《错位》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该片的制作人还在镜头前大言不惭:



话说,这是哪来的脸啊。


不用心,没实力,还没自知之明,不知道说这话,是谁给他的勇气。


如此嚣张的态度,简直是对电影艺术的亵渎,对观众的不尊重。


低调做人,拍电影同样,尤其从事艺术这一影响大众,提供精神食量的行业,更得如此。


这点,刘子枫就是业界的楷模。


这位大前辈,拍了大半辈子的戏,却鲜少在私底下露面,他去世前最近接受的采访,还是2019年在上海白玉兰奖颁奖典礼。


正如他说的,让观众贴近角色,而非演员本人。


但低调,不代表收起拍戏的“锋芒”。


刘子枫注重创新,敢于大胆尝试各类角色;


他对艺术有长久的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活跃在戏剧舞台上,在戏里,他一直都是热情似火的“少年”。


我的脚步没有停下来,我始终在往前走。不管我年龄在多大,八十九十,创作激情不减,火花永远在自己的心里。


讲真,这样的态度,是艺术工作者人人都该具备的。


正所谓,品行是艺术的守护神。


学艺先学德,演戏、拍戏先做人。


或许只有这样,国产科幻片才会有实质的进步,才有“出头之日”的那一天。

 
关键词: 错乱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79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