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下的青春片是什么样的呢?
恐怕都是这样的:
柔光滤镜之下,一张张清澈无辜的脸,演绎着破碎、疼痛,全世界与我为敌的青春。
他们的青春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剧情推动全靠毫无逻辑的反转,尤其是在过度美颜的镜头下,所有人都失去了青春该有的样子。
像《最好的我们》、《微微一笑很倾城》、《你好旧时光》,还有早些的《左耳》、《栀子花开》等影视剧莫过于此。
可在十五年前,国产青春剧根本不是如此的千篇一律。
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剧中的少年们在他们的的青春时代,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在剧中,他们是一群年纪不大的少年,但他们却能够在苍茫大地间,激扬文字,探讨谁主沉浮。
这部电视剧就是一部空前,可能绝后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
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青山时代的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奋进求学的故事。
这部电视剧在刚播出的时候,在央妈不到三个月重播了5次,后来湖南卫视买到版权,硬是凭借它再次收割了一波收视率。
这部剧的豆瓣评分也是非常高的8.7分,现在的哪部国产偶像剧能有这样的分数呢!
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部电视剧呢?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功。
电视剧一开始就是青年毛泽东在校园里手捧书本,正在声情并茂的背诵《少年中国说》。
随即,萧子升、蔡和森等人纷纷加入,大家齐声朗诵,声音传遍云霄。
试问大家,现在的哪部偶像剧是有这样的场面呢。
我估计,都是在学校打架、逃课、谈恋爱的画面吧。
剧中的这个时候正是清朝刚刚灭亡不久,民国成立之初,民主之风兴起,新的学潮思维正在广大中国土地传播。
青年的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他们是一群有着远大理想的青年。他们是那个动荡年代的中国,新式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他们有想法、有思想、有主张,却不因传统和时局而拘束,他们个性鲜明,趣向不同却有志同道合,虽是莘莘学子,却心怀家国天下。
他们成立读书会,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在一起讨论国家存亡,讨论天下纷争。
虽然他们物质条件很穷,但心怀远大理想。
记得剧中有一段戏是,蔡和森将自己的午饭让给妹妹,后自己因饥饿捡了刘俊卿剩下的窝窝头吃,遭到了刘俊卿的冷嘲热讽。返回的妹妹看到了这一切,早已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的心里也酸酸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就在这时,徐特立老师出现,他抢过窝窝头大口吃了起来,并强烈谴责了刘俊卿的行为。他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学生做好榜样。
随后,校长孔昭绶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在大会上他以贫穷和富有为主题,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哲理课。
就这么一场戏,小编当时看的十分感动,什么是老师,答疑解惑者,身为表率也!
因为鞋子破旧,而光着脚在球场上飞奔的毛泽东是那样的意气风发。他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安逸,而是国家兴衰,有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秉性。
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让人羡慕,虽然有时意见不同,但绝少不了坦诚相待。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那种真挚情谊让人感动。
易永畦偷偷的为毛泽东缝补露出好几个脚趾头的破鞋子。
杨昌济给毛泽东钱让他去买鞋,但他却舍不得,去买了自己喜爱的书,知道原委的杨昌济直接又给毛泽东买了一双鞋。
萧子升和弟弟的试卷被偷,毛泽东代笔让他们通过考试。不过后来,毛泽东也向孔校长承认了自己帮助作弊的事。
电视剧的虽然是民国初,但剧中的女性一点也不比男子差,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
如陶斯咏和向警予,他们用“胜男”的名字报名参加一师的招生考试,就是为了力压男儿一筹,她们也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反观现在偶像剧中的少女,除了傻白甜和白富美的形象外,还有什么呢。
即便是说到爱情,《恰同学少年》也甩出其他偶像剧几条街。
陶斯咏对毛泽东的单相思,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相互尊重,他们的爱情都是基于两人共同的理想,彼此扶持的男女之情。
就是剧中最后黑化的刘俊卿和赵雨贞两人,他们的爱情让人看着心酸。
作为青春剧最基本的叛逆,《恰同学少年》也又不一样的表现。
毛泽东在自己引以为傲的文章,被袁仲谦老先生评为低分时,怒而相对,当他在杨昌济的教诲下幡然醒悟后,他跑去袁仲谦的家门外,冒着大雨站立一夜,只为得到老师的原谅。
新校长张干为保护学生们安全,将他们以“圈养”的方式保护起来,不明真相的学生们竟然驱张,也是在杨昌济的教诲下,他们才明白校长的苦心,毛泽东看着校长远去的背影,内心杂陈。
他也叛逆,但知分寸,懂尺度。
他们虽是学生,却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当溃败的三千北洋兵逃到长沙,长沙城危在旦夕的时候。
毛泽东主动请缨,同学们纷纷响应,他们要用自己的力量保护长沙城,就连城中的警察也自动加入他们的队伍,凭借两百学生军,和一场“空城计”,生俘数千逃兵,让长沙避免了浩劫。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胆识,世所罕有。
有网友说:这部电视剧让我们知道了老师该怎样教书,学生该怎样学习。小编觉得这话说的非常好,我们当今的青年学生就是缺少这样的理想!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重温一下这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