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创业科普 |《一往无前》中雷军给我的21个创业启示(雷军的创业史给我们的启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1 12:04:2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020    评论:0
导读

作者丨吴相 编辑 | 朱迪 《一往无前》这本书是一部小米十年创业史的总结。作者范海涛,写过李开复,写过周鸿祎,这本书写得也精彩,读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时刻让自己热血沸腾。 人们都希望参与到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事务”之中,通过这个过程去完成自己自

作者丨吴相

编辑 | 朱迪

《一往无前》这本书是一部小米十年创业史的总结。作者范海涛,写过李开复,写过周鸿祎,这本书写得也精彩,读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时刻让自己热血沸腾。

人们都希望参与到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事务”之中,通过这个过程去完成自己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其他人的链接……就那种活着的感觉。

这一点,是“躺平”无论如何给予不了的。

我把在阅读过程中的一点思考和体悟和创业者分享:

1. 周密的分析:雷军用10多年的创业经历证明,企业家不是超人和圆桌骑士的混合化身,真正的创业过程,要有周密的分析、严密的系统,还要辛勤工作——但首先是周密的分析。

2. 想透自己要什么:雷军在创业做小米的时候,已经想明白了很多基础的东西,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在这个过程中省却了低层次的犹豫和挣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投资人喜欢成熟创业选手的原因。

3. 顺势而为不是口号:雷军对于顺势而为的思考,不仅仅是一个单薄的口头语,更重要的还是他结合自己过去多年的创业和投资经历,做了很深度的分析。对于创业者来说,找到一个趋势,并不是一个口头上的鸡汤或者没价值的陈词滥调。因为你要真正做一件事情,一定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成就的,而是放到10年甚至更长的周期内去考量的。符合趋势,就如顺流而下;逆势而行,就如陆上推舟。

4. 有愿景、感觉行就可以开始: 我们第1条说“周密的分析”,其实也不是说你已经了解了所有的困难、然后经过了具体的分析,你都“能做”才开始。而是你有一个强烈的愿景,而你自身的资源、能力等使得你觉得你可能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至少当前能够预见到的那些困难,就足够了。如果这些困难从一开始都能准确地预测到,相信很多人都会知难而退。这也是创业的魅力。小米,雷军,其实也是标准的愿景或使命驱动,开始自己创业的。

5. 选好合伙人:当你真的想做一件大的事情的时候,你应该在一开始就选好你的合伙人。当然这些合伙人的选择,也不是绝对地认为越有能力越好,因为也要看你的把控能力——他们是不是能够跟着你一起,你是否有能力驾驭和凝聚他们,这个很重要:从牛逼的人里找最合适的。

6. 要明白自己做的东西需要什么样的底层能力:在雷军做小米的一开始,他的很多下属都是从“相关”邻域进入的。这是因为雷军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比如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以工业设计师的角色,负责了小米的供应链,把文化工程师的概念带入了小米供应链。

7. 物以类聚,简单真实:在你创业的时候,如果你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你想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就会聚集喜欢这些氛围的人。其实现在人喜欢什么,我们大抵都是知道的。我们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要达成一个目标,需要用一些“虚假”的手段,其实没有必要。绝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直接,简单,真诚、聚焦的工作方式。

8. 你对客户好,客户就一定会知道,放在一个长的时间周期里,这是一定成立的。虽然在短期内,你可能会觉得“受损失”,但当我们的价值观里,把自我利益排在第一位的时候,可能就会选择牺牲公平性,牺牲对客户的好,来换取自己的利益。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组织“。不设计客户,不算计客户,不做暴利的东西,只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够交付或者交换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创业应该遵守的一个基本准则。

9. 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和完善的过程,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

10. 组织有信仰,团队有力量:小米在创业的过程中,每一步的前进,都伴随着很多挑战和障碍去跨越,但大家因为有信仰有信念,凭着热情去积极想办法,最后都得以一一化解。这是每个发展中的企业都会经历的过程,因为他们有朴素的信仰,所以他们能凝聚在一起,所以他们不怕困难。

11. 问题就是机会,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小米在发展过程中,也暗合了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你做对了一些事情,企业会高速发展,然后会遇到瓶颈,然后你跨越,然后遇到大的波折,然后你继续跨越,形成更大的成长……无一例外。危险,说明了你现在的问题;而机会,就藏在问题之下,解决了问题,就抓住了跨越的机会。怕的是,掩盖问题,忽视问题,粉饰问题,转移问题,也就浪费了问题带来的跨越机会。

12. 合伙人纠纷几乎是每家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小米曾遇到了严重的合伙人问题,据书中说解决的当天救护车都提前准备了。但他们还是兵不血刃地解决掉了,雷军在解决的过程中,还是给足了对方的台阶和面子。发展过程中,遇到合伙人问题,基本是每家公司的必经之路。初期和你一起打天下的那个人,到后面可能会成为对你制约或者说危险最大的人,这个几乎成了定律。要有解决的智慧,也要有预防的智慧。

13. 战略是长出来的:你其实最开始并不知道哪里一定会长出一个叉来,结出一个果来。你只知道长高长大,是对的。大方向是对的。剩下的,交给树本身。

14. 已经被小米普及了的降维思维:小米在创业过程中,整体上其实还是高维打低维。比如在最早的MIUI阶段,就是用极致的体验打一般的体验;用极致的审美打一般的审美;用极致的设计去打一般的工业领域的设计;用爆款单品打品质;小米的线下旗舰店,也是通过极致的体验,来打透客户。苹果一度更是全维度的高维。其实总结下来,这个时代的成功,几乎都是高维打低维的成功。所以创业就是你要想清楚,你的对象是谁,你用什么样的高维资源和方式去打;从创业的角度讲,如果你不能思考出什么样的高维资源或打法能征服你想服务的客户,基本上很难成功。

15. 开放心态,避免路径依赖:小米从线上到线下这个过程,是因为他们嗅到了外界的变化。他们没有产生太多的路径依赖,而是进行了尝试。而他们一旦尝试,就是认真的、放开去做的。成功以后,再去复制。其实小米的很多东西,都是和精益创业的理念暗合的:先验证,再放大。

16. 想通一件事之后,慢就是快:小米的进军海外,他们是真的想好了要做什么样的业务,这个是底层的东西,你想通了,其他,都不怕,我们可以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去弄。

17. 看了《一往无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很多事物确实不是表面简单对词语的理解。

18. 让老人给新人赋能:小米中间有把集团的这些老的创始人收回到集团,让他们从集团的层面去给年轻人赋能。让年轻人去做总经理,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安排。可以发挥老人的价值,有些老人安排到新的领域,还可以产生新的效果。

19. 从业务的角度出发,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设立你的组织结构,如何变阵:小米组织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关键期,陆陆续续进行了两三年。中间形成了集团三横三纵的架构;后来为了质量的重要性,成了质量委员会;包括把质量委员会设立成一级部门,和其他部门脱钩,形成独立性。这些都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换阵型来适应的。

20. 好的企业能带动一个生态:小米的生态链投资和管理,更多的是,他们用高维的打法或者更先进的理念来改造了生态链企业的产品,救活了他们。所谓“所有行业都值得用……重做一遍”。

21. 创业,真的是九死一生,没有回头路。决定了,就一往无前。



 
关键词: 创业标语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459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