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随着我国新锐战斗机,尤其是歼-16重型战斗机的大量入役。有些人逐渐看不上海空军大量装备的“飞豹”系列战斗轰炸机,认为“飞豹”系列战斗机应该提早退役,将资金节省出来采购更多的歼-16重型战斗机。不过,关于这个问题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
美国新兴威胁专家布伦特·伊斯特伍德就在美国《1945》网站上专门刊文表示,在目前的反舰作战,尤其是台海地区的反舰作战中,中国目前200多架的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可以执行“杀船”(kill ships)任务,给美日海军带来巨大威胁。
布伦特·伊斯特伍德认为,“飞豹”战斗轰炸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种是早期的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其现代化程度较低,在空基反舰作战中的作用正在逐渐降低。第二种则是从2004年开始出现的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该机使用了全新的数字化电传系统和航电系统,拥有更加强悍的超音速掠海反舰作战能力。
对于中国来说,在未来的台海之战中,能够超低空掠海突袭的歼轰-7A战斗轰炸机能够和在中高空的其他中国战机配合,对美日海军发动突袭。借助地球曲率和战场数据链的帮助,将能够给予美日战舰以重创,在台海地区构建出一片完善的海上封锁区。
豹哮海空——200多架歼轰-7A还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中国海空军目前一共拥有6个歼轰-7A航空兵团,再加上训练中心中保留的,总数量在200多架。从规模上来看,仍然属于主力战斗机。毕竟,即使是歼-16战斗机,目前的总装备数量也还没有突破300架。
中国目前的海空作战体系,可以分为海上制空权夺取作战和海上反舰作战。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歼-11BH、歼-11BSH以及最新的歼-11BGH战斗机,将会和空军的歼-20、歼-11、歼-10C和歼-16战斗机共同执行第一个任务。当然,歼-16战斗机本身具备双模作战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在空优作战和空对面作战之间进行切换。
歼-16可进行双模切换
海上反舰作战方面,除了潜艇、火箭军的岸基反舰弹道导弹和舰载超音速反舰导弹之外,就剩下空基反舰作战了。而空基反舰作战,又可以分为中高空空基反舰作战和超低空掠海反舰作战,前者主要由空军的轰-6K和海军航空兵的轰-6J轰炸机组成,而后者目前只有空军的歼-16(海军航空兵未装备歼-16)和海军航空兵的苏-30MK2、歼轰-7/7A能执行。
海军航空兵的苏-30MK2
如果目前没有这200多架歼轰-7A战斗轰炸机,中国的超低空掠海反舰作战力量,将会遭到极大的削弱。
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即使是美日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也面临着中高空和超低空两难抉择的问题。由于美日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本身还需要兼顾反导作战的需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超低空掠海目标的搜索和拦截能力,这也是中国海军一直在大量装备“鹰击-12”、“鹰击-18”这种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歼轰-7A战斗轰炸机装备的JL-10A脉冲多普勒雷达对空中目标的上视搜索距离为80公里、下视搜索距离为54公里。从性能上来看,甚至不如歼-10A战斗机装备的1473脉冲多普勒雷达。但问题是,空战对于歼轰-7A来说只是“兼职”,保证拥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就行。
而如果是执行超低空掠海反舰作战任务,借助JL-10A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其他机载设备的帮助,歼轰-7A能够长时间在距离海平面10米左右的高度,以1.7马赫的飞行速度进行超低空超音速突防。在这种情况下,歼轰-7A既可以像当年阿根廷用“超军旗”攻击机空袭英国皇家海军那样,在距离目标仅几十公里处突然升高,获取火控诸元后直接发射导弹,也可以借助数据链,借助地球曲率在最短距离上发射反舰导弹。
如果是对付一般的美日战舰,歼轰-7A挂载KD-88和“鹰击-83”导弹就足够。如果是要突袭美日海军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则可以挂载飞行速度更快,毁伤能力更强的“鹰击-91”反辐射导弹。
“鹰击-91”
虽然目前公开报道中的歼轰-7A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只挂载2枚“鹰击-91”超音速反辐射导弹,但实际上,歼轰-7A的航程可以达到3700公里,如果是在台海地区作战,完全可以不挂载副油箱。这样一来,一架歼轰-7A战斗轰炸机除了基本的空空导弹之外,两侧4个大负荷挂架再加上机腹主挂架,在极限情况下就可以携带5枚“鹰击-91”超音速反辐射导弹。
5个高强度主挂架
以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为例,该级舰一共装备了3部AN/SPG-62相控阵雷达,采用分时照射功能,能够同时引导攻击12个最具威胁的来袭目标。而3架歼轰-7A战斗轰炸机在极限情况下,则可以携带15枚“鹰击-91”超音速反辐射导弹展开攻击。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歼轰-7A在进攻时能够得到中高空其他战机的掩护支援,那么就可以不采用极限挂载方案,或者减少单波攻击架次。无论怎么看,能够以1.7马赫进行超低空超音速突防的歼轰-7A,都算得上是一款“杀船利器”。
200多架歼轰-7A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即使是最早的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也是从2004年才开始装备的,时间上来看和早期的歼-10A战斗机差不多。可以说,除非歼-10A战斗机已经开始退役了,不然就不用考虑歼轰-7A战斗轰炸机的退役问题。因此,歼轰-7A战斗轰炸机的升级在性价比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
从技术角度上来看,老式的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因为机体结构的原因,并没有进行大幅度的升级改造,仅仅是通过加挂KG600电子吊舱等方式来提升其战斗力。但这种做法对歼轰-7A的战斗力提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
虽然性能更加强大的歼轰-7B型战斗轰炸机未能成功量产服役,但是歼轰-7B项目中的一些成功的子设备,比如机载电子设备、玻璃化吊舱、全新的火控雷达和武器系统接口,都可以应用到歼轰-7A的改造升级上来。因此,从技术角度上来看,歼轰-7A的升级改造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所以,未来我们应该能够看到部分歼轰-7A战斗轰炸机,像歼-11BH升级到歼-11BGH那样,进行改造升级。而改造升级后的歼轰-7A将在东海、台海、南海的海空反舰作战中,给美日海军带来更大的威胁。
小结说白了,歼轰-7A目前在我军海空反舰作战体系的超低空作战领域中扮演着主力角色。因为服役时间并不算太长,所以仍然可以持续享受到我国近些年在军工领域的技术福利。除非出现了更新一代的超低空超音速突防作战力量,不然歼轰-7A在我军海空作战体系中的地位就不可撼动。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