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深入发展、营商环境改善等,让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但创业真的很难。
易迈可认为,如果创业用一个字来形容,不是很多人所说的干,而是凿。
为什么说凿比干更好,来看分析:
首先来看拆字。凿,上方是个业字,下方的里面是人民币符号,外边是三面墙挡着。
凿,钱就在业的下面。业,指的是事业、业务。钱在业的下方,但是有障碍。
创业就像凿,如果想要得到钱,就得搞定业。而且,搞定业之后,业就成为钱的保护罩,能防止别人拿钱。这就像是业务优势和壁垒,是企业的护城河。
当然,也可以投机取巧,从底部的两侧入手,打开围墙。但是,破坏了围墙,业字就会垮下来,造成大损失。
相对于干,凿字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底部也不是平的,而干字上大下小,非常不稳定。
所以,就拆字来看,创业要像凿,先搞定业,再拿到钱,要稳扎稳打,但也不可能平平稳稳。
就创业过程来看,创业就像凿,动作单调,过程艰辛。
一说到凿,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像石匠。的确,搜索“凿“字的图片,排在前面的就是一手举锤,一手握钻的敲击形象。
当然,凿的对象,除了石头,还有木头。但不管是石头还是木头,都是很坚硬的。
不管是凿断或是凿出造型,都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简单的动作不断重复,很单调。而且,凿的东西比较硬,过程就困难和辛苦。
所以,创业过程就像是凿,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做,从无到有,单调又艰辛。
就创业计划来看,创业就像凿,要根据自己的资源来确定目标。
比如一块大石头,想要凿出一条龙。如果是方型的石头,可以是盘龙;如果是长条型的石头,最好是飞龙,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好资源。
所以,创业计划也像凿,要根据自己的资源来确定目标和行动计划。
比如,很多人都想打造出BAT那样的互联网巨头,但光有想法是不行的,得有相匹配的资源。
创业就像是凿,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会遇到挫折,要及时有效地调整,并且要坚持。
比如一块石材,计划雕刻一个站立的虎啸山林,但在凿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可用的材料体积变小,那就可以改为猛虎下山,降低高度,或者其他的造型。
但如果放弃石材,就会浪费很大的资源;如果放弃雕刻,那就是彻底的失败。
所以,创业受挫也像是凿,需要调整并且坚持。只要具备资源和能力,最终也会有好的作品出来。
—
综述所述,创业用一个字形容,不是干,而是凿。
相对于干,凿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态度,有策略地干。
凿,是有态度地干,事先就已经知道艰辛,但是依然要干。
凿,是有策略地干,根据资源做规划,根据过程来调整。
而且,凿字本身就也很好地形容创业,先搞定业,再得到钱,不要想着投机取巧。
好,本期分享就到这里。请关注易迈可,了解创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