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章妹说
从创业期到成长期和发展期,企业的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
尤其对于创业型的公司而言,度过初创时期的激情与机会之后,需要面对的更多是现实与挑战。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境下,创业者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企业该如何回归基本?
创业公司发展的快慢固然重要,但活下去才是关键。以下,Enjoy:
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
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破产倒闭……
看来“做时间的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幸存下来的创业型公司度过初创时期的激情与机会,需要面对的更多是现实与挑战。
从创业期到成长期和发展期,企业的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境下,创业者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企业该如何回归基本?
回归基本,就是回到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底层逻辑,做到精简而高效,专注而成长。
具体应将以下四个方面作为管理的核心抓手。
01 将价值观作为企业的一面镜子
价值观简单的讲就是如何看待是非,它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去做”的问题。
价值观某种意义上为企业行为设置了边界,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应在边界内推动工作并审视自己行为的适当性。
现在很多企业家喜欢讲“不忘初心”,其实“初心”就是企业信奉并应坚守的核心价值。
作为企业组织的DNA,价值观体现团队的整体风貌,也影响企业的经营能力。
但一个普遍的事实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很多创业型企业当初所笃定的价值观往往被忽视、遗忘,甚至被异化和扭曲。
创业者应该明白:一个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企业即便取得一时成功,最终也会因为团队凝聚力泛散而垮掉。
将价值观作为一面镜子,这要求创业型企业:
1. 将价值观体现在每一项决策、每一个行动和每一个细节里,直至成为团队人格的自然组成部分;
2. 不是简单的学习价值观,将价值观作为口号写在墙上或文件里,而是在团队协作和具体工作中贯彻;
3. 价值观不是管理者事后用来训导的理论依据,而是作为其表率行为的基本准则。
创业型企业往往面临不规范的市场,诱发不规范的经营行为,随时都会遭遇价值排序和选择问题。
如果不能以价值观为标准和动力来推动工作和规范行为,很容易在诱惑和困难中迷失方向。
02 将利润作为企业有效的管理工具
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创造价值,实现利润,可持续增长。
一个企业没有利润和增长,就没有未来,如果仅靠资源嫁接和运作形成一定规模,最终难逃“僵尸”企业的困境。
因此,利润和增长一直是企业底层逻辑中的基本支撑。
它要求企业必须持续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成本管控水平,适时优化商业竞争模式。
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而是经营的结果,管理正是以取得结果为目标的职业。
作为管理者,如果对利润和增长关注不够,那么可以肯定他的管理实践是务虚和没有效率的。
只有当利润和增长都实现可持续时,管理者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体现。
所以,将利润作为有效的管理工具,以此来推动成本控制、业务创新和团队绩效,是管理者实现自我价值不二法门。
创业型公司即便在“赛道”和模式上具备独特优势,以增长作为首要选项,利润也是不容回避的结果。
成为利润的觉者,创业型公司应体现更多狼性:
1. 管理者要身体力行,带领团队完成具体业绩目标,不要仅停留在规划、要求和训导上;
2. 必须时刻让团队明白一点:你的薪水从何而来?
如果不能有效创造业绩,又额外增加管理负担,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剥削企业;
3. 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有效拓宽利润通道;
4. 利润虽与成本有关,但利润不是靠节省,它需要科学规划和匹配资源,通过竞争获取。
03 将团队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人始终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产,没有团队的不断自我提升,企业很难实现持续增长,这已是常识。
但应该明白一点的是:虽然企业的核心是人,但在企业中,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人,只有角色。
对角色而言,关键是胜任。当企业不依赖于任何一个人时,企业才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精简的结构,干练的员工,高效的团队,不仅是优秀企业的追求,也是优秀企业的表现。
团队建设作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评估管理者水准的重要依据。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个优秀管理者最大的特征就是下属能随其成长,能培养人并将团队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有效资产。
那些习惯于将团队建设个人化或利益部门化的管理者,是需要反省和警惕的。
创业型企业由于发展快,团队变化大,新老员工协作融合慢等问题,打造优秀团队更具迫切性,也面临更多挑战。这需要:
1. 创业者能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扩大自己的认知格局,成为团队的表率;
2. 管理者应专注于自我改善,而不是要求别人。
能改善自我是神,总是要求别人改善可能成“神经病”;
3. 营造适应变化的团队文化,坚持以权利、责任、目标三项核心内容评估团队的效能;
4. 及时调整与企业发展不同频、不思进取、不能适应新变化的员工;
因为他们往往忽略了公司只关注结果这一现实,从而成为打造优秀高效团队的阻碍。
04 将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优胜的基石
核心竞争力具有绝对性和不可复制性,往往表现为领先且不可复制的技术能力、资源平台、核心产品和服务或整体运营能力等方面。
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竞争优胜地位的基石,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今天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容易被淘汰。
作为管理者需要经常追问的问题是:我们做得比别人好吗?我们容易被复制、替代和超越吗?
并将这些话题的严肃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沟通传递到每一位员工,体现在他们的日常工作绩效上。
创业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必须面对客观事实,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学习和积累,并适时调整工作重心:
1. 创业期使企业实现差异化立足的竞争力,是企业的基本功,必须夯实做优;
2. 发展期以创新业务开启的企业新能力只有做优做强,才能形成企业真正的竞争力;
3. 应始终将企业整体运营能力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努力目标,因为整体的能力最难被复制和超越。
总之,创业型企业回归基本就是要以企业价值观为底色和准则,聚焦利润和增长,同时不断提升团队整体水准和工作效能,打造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经济可能出现的寒冬,创业型企业只有回归基本,向内静修力量,才会多一份胜算,实现更好的活着。
来源:德鲁克管理学院(ID:Drucker_Academy)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
在公众号对话框
输入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德鲁克 | 拉姆·查兰 | 团队 | 时间
隐形冠军 | 马利克 | 领导力 | 演讲表达
柳井正 | 技能学习 | 个人成长 | 逻辑思维
稻盛和夫 | 书单 | 复盘 | 陈春花 | 决策力
职场提升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 | 定位
300000+人已关注我们
听说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