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成都的故事 品成都的味道
在Go君写文介绍咱们的“新中国第一股”时,一个叫“VIP鹏”的网友提了一句,“嫩是”有点儿意思,他说:蜀都大厦原址是耗子洞张鸭子。
又是“耗子”又是“鸭子”,Go君的兴趣,一下[hà]子就被提了起来。
可能,现在生活在成都的年轻人,并不晓得这个耗子洞张鸭子。今天,Go君就来给大家摆一下[hà]。
先来说这个“耗子”。
耗子洞张鸭子里面的这个“耗子”,是说原来蜀都大厦还没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提督东街[gāi]和署袜街[gāi]交口处这一节,有这样一个塌塌(地方),它的外面是个茶馆,里面有酒店、旅馆,巷子深、进口小,就跟屋头的耗子洞洞一样。
自然而然,成都人就喊这个地方为“耗子洞”。
而张鸭子呢,最早是这个耗子洞口子上,一个做“烧鸭子”的摊摊,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不晓得是不是他们也觉得这个“耗子洞”听起来不安逸,担心会影响人们胃口,就在1931年的时候,迁到了街对面一个叫“江东浴室”门口的过道上,取名为了“福禄轩”(哈哈,实在的说,Go君也没觉得“浴室门口”好过“耗子洞口”)。
由于老板张国良严守“不怕无人买,只怕货不真;不怕无人请,只怕艺不精”的父训,兢兢业业用心经营,从进货、加工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做了极其严格的要求。每天卖多少鸭子,他精打细算,反正店里从来都得不卖陈货,宁愿剩买主,让他们买不到,也不得做多了鸭子搞来剩起(也不晓得是不是搞的饥饿营销),反正就是很成功。
久而久之成都人就发现,“福禄轩”做的鸭子,味道就是巴适,在成都做鸭子能够做过“福禄轩”的,“嫩”是就还没得,因此购者如云。因为大家都认得到,“这不是原来街[gāi]对面那个耗子洞的张鸭子吗”,一个做鸭子的搞个这么文绉绉的名字干哈子,也就还是“耗子洞张鸭子”“张鸭子”的喊,而“福禄轩”的店名反而没得人提了。
又是“耗子”又是“鸭子”,这样的搭配在那个时候听来,比现在的“苍蝇馆子”“厕所串串”都要还吸人眼睛。于是,店子的名声很快就被传开了,生意也就好得不行,“耗子洞张鸭子”名气大增,不久就成为了成都的名小吃。
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耗子洞张鸭子的更是蜚声中外,一点也不夸张!1954年,四川厨师范俊康随周总理赴日内瓦,曾以此菜宴请贵客。席上,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吃后,以世界难得之美味大加赞誉,还要求周总理让他带一只回家与家人共享。
让人不禁想起抖音上的金句子:哎呀妈呀,这是啥呀,这也太好吃了…再吃一口…
各大百科里也有对“耗子洞张鸭子”的介绍,说他们的主产品樟茶鸭子,已成为商品走向市场并远销国内外,“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等国内大城市的大型饭店长年使用该店的产品”,深受各地食者欢迎。还说,1990年“耗子洞张鸭子”的樟茶鸭子荣获了“成都名小吃”称号,1991年获中商部“金鼎奖”,成为部级优质食品。
Go君有时会是一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瞬间对这个“金鼎奖”感了兴趣,还对所谓的“部级优质食品”产生了好奇,以为还能挖出一点料与Go友分享,然而百科里面,“金鼎奖”压根就没有和食品扯上一毛钱关系,“部级优质食品”也在网上找不到半点影影儿。
在此,恳请那些地道的老成都们,在留言区给大伙分享分享你所知道的耗子洞张鸭子吧…
/END
成都Go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