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曾经增速最快的销售渠道,现已回归正常-教育培训机构(教育机构营销渠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5 15:36:1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260    评论:0
导读

双减是国策!今天聊聊风靡一时的教育培训机构们,在国家双减政策后,是怎样的情形,还活着的是如何转型的。 同样从供货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机构的发展过程。在2018年之前,在我们的渠道分类里,培训机构属于礼品类,很小的份额,并没有单独的划分。倒不是



双减是国策!



今天聊聊风靡一时的教育培训机构们,在国家双减政策后,是怎样的情形,还活着的是如何转型的。

同样从供货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机构的发展过程。在2018年之前,在我们的渠道分类里,培训机构属于礼品类,很小的份额,并没有单独的划分。倒不是说那时候的培训机构规模不大,我小孩十岁了,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课,毕竟新东方都这么多年了,老俞都从青年干到了中老年了。


只是2018年之前教育培训机构跟玩具类礼品产生交集不多,更多是与文体类的供货商合作,也很好理解:个人认为,当一个行业是良性发展的时候,采购会便向于刚需的部分,对培训行业来说:课桌椅、黑板、课程、用具等是必须的采购清单。那些时候,玩具类更多是充当奖励的属性产品,比如内考前三的奖励,积分兑换等用途,有需求,但比较固定进货周期,且量不会太大。

2018和2019年我在店里呆的时间很多,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无论是销售数据还是周会时店长和业务反馈,教育培训机构的进货量突然极大的增加;我们的产品路线一向是偏中高档的,其实与礼品类渠道不是特别契合:礼品需要的是性价比(大包装低价格)。记得很清楚:店长和业务主管判断接下来是培训机构进货的井喷期,必须要调整部分产品以结构匹配,并分出单独的培训渠道,重点跟进,专业对接。

培训机构具体销售数据就不公开了,一直到双减政策出台、落地,渠道销量是每年递增的,比较可观!究其原因,实际上此时的行业内卷已经很历害了,毕竟玩具的属性与其它采购不同:报名送玩具,上体验课送玩具,续费加送大玩具等诱导性行为很能说明问题了!这时候的行业已经变得混乱,想方设法抢夺生源,拉人头,做流量,资本的非正向表象暴露无遗!所以,针对立国之本的教育国家出台限定政策势在必行。



当然,实事求是来说,虽说国家的政策当然是着眼长远大局,立足教育本位的;但无论是对于“双减”机构本身还是供应商,损失是异常巨大的;毕竟,前面提到的新东方都已大象不再!


留给教育培训机构的路只有单选题:要么死!要么转!

不愿意转或者说转型不成功的,今天基本已经退出了市场。失败的原因无非两个:要么是不愿承受转型之痛,对政策的严厉心存幻想,没有认识到教育作为国之重器,是不可能被允许完全商业化的;所以这是认识方向问题,原则性错误导致失败。要么就是自身实力不够,进入教育培训行业本就是看什么行业火就冲进什么行业,没有行业突出水平,不具备抵抗风险的能力,转无可转。

至于怎么转的问题呢?政策其实一并给了答案:

转型素质教育

转型科学教育

转型家庭教育

……

一言以蔽之:教培行业只能成为教育的辅助和补充。允许的可以做,不允许的坚决不能做!


表示同意。

我家小孩现在保留的也就是编程和素质体育了,一年以来,相比以前也没有哪方面明显跨下去。这说明一个问题:哪怕是成年人,作为家长我们在“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面前也是无可奈何的!只能咬紧牙关送含泪的小孩冲进所谓的跑道上。这种所谓的需求更多是行业创造出来的。作为家长的角色,我其实是赞同“双减”政策的,毕竟,如果高校成了房地产公司,老师成了老板,学生成了打工仔;那教育还剩下什么呢!



讲在最后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许多道理其实已经是老话再谈,可谓用心良苦了。在中国,如果从商不认政,对于政策的方向不了解、不重视、不相信;等于是盲人摸象,不会有大发展的。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最终只能为人民服务

前不久,做了一期长沙市母婴生存现状的讨论,不是很深入,毕竟局限于长沙城一域。准备六一节后,跟业务走一走下面的一些县城、乡镇,深入了解另一个经济维度下母婴行业的生存是否有所不同。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166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