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吴晓明:清幽灵隐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3 16:20:2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938    评论:0
导读

清幽灵隐寺 吴晓明 这次的杭州之行,我觉得我是邂逅了一场又一场的最美的雨。似乎那座城市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湿漉漉的拥抱,分别之后,思念开始发芽,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开始潜滋暗长。我的身体像是留在苏堤的一朵莲花,又像是灵隐寺的一缕青烟,在寂寞的日子

清幽灵隐寺

吴晓明

这次的杭州之行,我觉得我是邂逅了一场又一场的最美的雨。似乎那座城市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湿漉漉的拥抱,分别之后,思念开始发芽,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开始潜滋暗长。我的身体像是留在苏堤的一朵莲花,又像是灵隐寺的一缕青烟,在寂寞的日子里兀自盛开或者悄然流散,那种微妙的熨帖唯有心才懂。我才知道,有些地方,你去过了,就像是走进你生命中的一个人一样,总会留下温暖或者忧伤的痕迹。就如,灵隐寺于我,似乎我的文字的触角不去触碰,我的心便显得空泛。也许,遇见一个地方,就如遇见一个人一样,是机缘,亦是巧合。

去灵隐寺的路上,小雨一直都在淅淅沥沥,整个城市都有一种风鬟雨鬓的迷蒙与怅惘,这就是我期待中的烟雨江南。隔着玻璃窗,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似乎感觉繁华的城市灵魂深处都是一样的喧嚣,满街的伞像是散落在城市里的记忆。我的目光像是雨水一样的柔软,也许唯有如此细密而又急促的雨点才配得上这座诗意风雅的被称之为“人间天堂”的城市。我想,从人间到天堂的梯子一定是雨做的。

杭州像是一张精美的画图,而大大小小的景点就是一张又一张的拼图,一张拼图就是一张名片。如果西湖是水做的一张柔软的名片,而灵隐寺就是用千年的光阴打磨的一张空灵的名片。

杭州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至今已有近1700年,因其悠久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及浓厚的佛教文化,被称为“东南佛国之冠”,慕名而来的游客众多。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一座寺院,既是城市的历史,又是城市的灵魂,在久远的岁月里听到时光的脚步,用温热的手掌去触摸这个城市灵魂的温度,用柔软的眼神打量这座城市的容颜。时间和空间在这儿交锋、言和,在阵阵梵音里触摸到光阴的柔软。寺院里人来人往,红尘中的人总想在这儿寻求生命的光亮或者放下一些执念,避开了尘世的喧嚣,可是转身依旧是滚滚红尘。

站在灵隐寺门口,烟雨蒙蒙,雨点细密得像是光阴一样,微凉而又熨帖,像是旧时光拍打我的脸颊,我抬头任雨点抚摸,其实应该是抚慰更为妥帖,我的心像是抛在沙滩上的贝壳,满满的都是回忆与期盼。多少脚印被脚印覆盖,多少人流被人流淹没。那一刻,我听到了我的心跳,像是深山中的鸟鸣一样清灵,我的脚步也轻盈了。我喜欢这儿的清幽和空灵,拾级而上,仰望,青山隐隐;俯首,绿水悠悠。一座座亭台楼阁就在绿树掩映之中,像是一副美丽的山水画,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在画中游,有缕缕飘散的青烟在雨中氤氲,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像是一张精美的名片夹在蓝天绿水之间。水中金鱼游来游去,我想起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倏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看着鱼儿灵动的身影,我想,这些鱼儿也许就是水的孩子,山的精灵,树的影子,在这儿树木随意,花草随心,鱼儿随性,我也随缘。这儿,没有任何惊扰,似乎谁有谁的空间,谁有谁的道场,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台阶上,只要是泥土的地方都冒出星星点点的绿来,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一片葱茏,各种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那份清香,似乎能把身体过滤一边,过滤出一个词汇叫“神清气爽”。

走进一座禅院,我放轻脚步,似乎怕惊扰了千年的旧时光。禅院像是开在光阴里的一朵雕花一样,斑驳的雕栏,水的脚窝,一簇青苔,一朵小花,一个蜗牛等,似乎都告诉我们时光在这儿停驻,岁月在这个驻足。陈旧中透出温暖,沧桑里彰显力量,是时间与时间交锋的力量,沉淀的终究沉淀为历史,剥离的也已归于尘土。我可以看到岁月发黄枯萎,时光踉跄而行。我喜欢这样清幽的地方,多少人来过,多少人走了,都不重要了,有没有文字记录,或者有没有树木看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过了,你的灵魂在那一刻温暖湿润,也滋生出了点点绿意。

路边叫不上名字的小花,也开得一片祥和,我想,伴着焚音盛开的花朵,应该是那样安静的模样。我相信,每个季节的灵隐寺都有不—样的风光,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古朴静谧的禅意。

站在山巅,看灵隐寺的五座大殿庄严而又巍峨,每座大殿都是人头攒动,一砖一瓦都是岁月的见证,一草一木都是岁月的袈裟。红尘与佛界,似乎隔着一道门,其实也隔着一生。灵隐寺就像是这座城市的时间的坐标,多少文字在这儿开花,多少心愿在这个结果。我想了《

》,多少景点因为文字而明亮,多少文字又因为风景而摇曳。千年以前,作者站在山巅,一定是一个烟雨蒙蒙的日子,一首诗,让一座山头永恒。也许,一个人站在灵魂的高处,才能识得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座山,这座寺,文字就是索引,可以迁延出多少美丽的情怀,是失意,是感慨,都是让情绪定格,让时光永恒。而我此刻,也是与文字的相约,和诗歌的兑现,和红尘的片刻疏离。寺院就这样喧嚣着,安静着,季节来来往往,岁月纷纷扰扰。

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殿堂,看佛祖的微笑或者静默的样子,人类把认为最美好的表情都添加给了佛祖,因为俗世的生活无法让我们永远嘴角上扬。

走出灵隐寺的大门,门外尘世喧嚣,我又像是一粒尘埃,跌入在尘世中,跌入在烟火深处,我随遇而安,随心随缘。佛界与俗世就是一念之间。一念起,佛在我的心中微笑;一念生,我又在红尘里纷扰。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其实,在俗世里修得一颗安稳的心也许更难。

回首,灵隐寺依旧清净、幽远、空濛、诗意……


(作者简介:吴晓明,女,中学教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张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中华散文》《飞天》《北方作家》《甘肃日报》《丝绸之路》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一百多篇。)

 
关键词: 吴晓明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6859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