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这是秦书田叮嘱胡玉音的话。为此,我重新审视了生命和它的“尊严”……
《芙蓉镇》描述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
面对陌生的时代背景和客观环境,我还是完成了对书中人物的感动!
赞美生活原来是如此瑰丽的声音
秦书田让我联想起两个人,一个是中国古代的苏轼,一个是美国人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的淘金者。和苏轼相同的是在苦难中坚持的“乐天派”精神;和淘金者相同的是顽强活下去的巨大勇气。
不同的是他更普通,更平凡!
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浮沉磨洗,而能旷达超然;淘金者在与自然环境的抗争中,体现人性的坚强和伟大。
人群中,秦书田,悄无声息地顽强着……
感动的眼泪,会静静地流!
电影《芙蓉镇》中的秦书田(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说《芙蓉镇》小说是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1986年导演谢晋把它拍成了电影。剧中秦书田的扮演者姜文,就是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从此,他的演艺事业一发不可收拾……
我读过的小说算是有一些,《芙蓉镇》这么一点水不搀高度浓缩的作品,不多见!
小说后记里提到了一个读者对于这部书的评价:“这位作家在这部作品里,大约是把他的生活都写尽了。”
我对作者了解不多,但能认定这是一部倾囊而出的作品!
我不得不报以倾情而读!
小说一共四章,每一章对应一个具体的年份,分别是1963、1964、1969以及1979.
要让我这个年龄的人理解文革和文革前夕,并且区分这四个具体年份相对应的具体的政治、政策环境,难度有点大。
我只能简单粗暴的把前三个年份认定为“非理性”的年代,把最后的1979年认定为开始“纠正非理性”的年代。
靠不求甚解跨过了历史背景的障碍,我就可以面对书中的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了。
电影中的秦书田和胡玉音被罚每天扫街(图片来源于网络)
化反抗于顺从的秦书田秦书田外号秦癫子。
那是一个充满了豪言壮语的奇怪时代。但是,至始至终,秦癫子都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豪言壮语都让反面人物李国香和王秋赦们说尽了,所以显得格外的“面目可憎”。
秦书田更多的是随波逐流,甚至是积极的随波逐流!
“他出身成分不算差。”
秦书田并没有因为这个,觉得把自己和地、富、反分子们划在一起应该委屈。
他什么都能接受,什么都能适应,甚至积极的接受和积极的适应!
在批斗大会上,让他跪下他就“识时务”的跪下;让他认罪,他就低头认罪;人家打他的左边耳光,他就等着右边还有一下。
“当了五类分子,做了人下人,还总是那么快活、积极。好像他的黑鬼世界就不存在着凄苦、凌辱、惨痛一样。”
他自己受尽委屈,却依然以真诚的人性来面对他人。
本镇的人们并不因为他被划为”五类分子“讨嫌他。他逢人笑笑打个招呼,人家也跟他笑笑打个招呼。大家也和他坐在一起纳凉、歇气、卷烟抽……
芙蓉镇上有些人尊他为“天上的事情晓得一半,地上的事情晓得全”;他当过州立中学的音体教员,做过县里歌舞团的编导;他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甚至舞狮耍龙无所不通。
只要用得上他的才华,他就毫无保留地展现它们。
秦书田有别于“普通懦弱”的地方,正是体现在他顺从的“积极”上。惟是因为那是一个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世界,他的“积极”顺从才为无情的人间增添了几分人情的温度。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算——大反抗而积极顺从吧!
当他终于打动芙蓉姐子胡玉音的时候,也彻底打动了作为读者的我。
秦书田胡玉音捉弄“运动狂人”王秋赦
生命的尊严在那场汹涌无情的政治海啸中,很多人站不住脚跟,被席卷进浑浊的巨流,再也没能站起来。
乱世人如蚁……
人的尊严被掀翻在地,世界一片狼藉!
1966年5月,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的邓拓自缢。
1966年8月,老舍自沉太平湖。
1966年9月,翻译家傅雷和他的夫人双双自缢身亡。
……
放弃生命成了那个时代很多有文化有思想的人维护尊严的最后手段。那不是放弃和妥协,是在以死维护生命的尊严!
小人物秦书田不寻死,他想活下去,他用了另一种方法维护生命的尊严。
“放心,芙蓉镇上多的还是好人。总会熬得下去的,为了我们的后人。”
历经百般折磨,他仍然相信人性中的“善”,他要活下去,活下去是他维护生命尊严的唯一出路。实际上,那比横下心来一死难多了……
死需要勇气,秦书田有比死更大的勇气,他要活着,哪怕像牲口一样活下去。那是人性深处最顽强的不屈不挠,是尊严尽头的尊严……
主人公在艰难的环境中追求爱和幸福的权力
黑暗中的人性光辉无论多么黑暗和扭曲的时代,人始终是人。
秦书田是个小人物,是那个特殊时代千千万万的受害中的一个。
秦书田又是伟大的,他身上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嚼不碎、煮不烂、压不垮……
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个灰暗时代的灰暗故事中的普通人身上茁壮的伸展出绿色的勃勃生机,青翠的几乎耀眼。
奇特的年代,才有奇特的事。
“一九六七年,正是红色的竞赛、左派争斗的鼎盛时期,不知从哪里刮来一股风,五类分子的家门口,都必须用泥巴塑一尊狗像……本镇大队共有二十二个五类分子,必须塑二十二尊狗像。这是一项义务工,没有工分补贴,自然就又派到能写会画的铁帽右派秦癫子头上。”
秦书田认真的对待这项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居然把每只狗塑造的多少具备一点相应的那个五类分子的外貌特征,而他自己门口塑的那尊最像他本人!他顺从、接受了“侮辱”,“侮辱”竟然为此失去了大半的“险恶”!
看到这里,我含着眼泪笑了,心,生疼!多么黑的黑色,多么幽默的幽默,多么顽强的——乐观!
按照规定“新富农”胡玉音也应该被塑狗像,为了照顾年轻的胡玉音的自尊,秦书田故意“忘记”了给她塑。为此,他又承受了额外的批斗。一个自身难保的人还在保护别人……
平反后秦书田和胡玉音又摆起了米豆腐摊儿
黑夜里,总有仰望星空的心灵,总有发现光明的眼睛。我很喜欢作者古华的写作立场,他没有妖魔化那个时代来吓唬我们这些后来人。
我不敢说我看懂了那个时代,但是我敢说我被那个时代有血有肉的人实实在在感动到了。
但凡生命都是有生命力的,不起眼的生命也是这样。那些拼尽全力、无怨无悔向前、向未来、向光明的生命都值得我们为之歌唱……
秦书田始终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没抱怨时代,没抱怨命运。
但秦书田绝不是懦弱的,1969年那次,他没有顺从,坚决的反抗了。为了争取和胡玉音正当的婚姻,他反抗了当权派王秋赦,结果——被冤判了10年徒刑!
我不知道一个人,一个男人还可以比这个更有情!
假如有人这样对我,我一定倾尽所有回应和回报!
在人世短短的几十年,很多知识我还都不具有,很多问题我还看不清,但是对于人性中可贵的品质我已经学会了感动、欣赏和珍惜。
秦书田是小说中塑造出来的人物,他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像秦书田一样的人却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就隐没在人群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是,他们有在黑夜中仰望星空的心灵,有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眼睛!
虽然时代变了,物质生活富足了,社会宽容了,乐观、顽强依然是人性中美好的品格;维护生命的尊严依然是个体生命奏响的最嘹亮的——生命之歌!
看,有光!
——end——
谢谢阅读,我是襟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