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古华《芙蓉镇》“茅盾文学奖”精英谱系列5(古华《芙蓉镇》主要内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8 18:54:3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677    评论:0
导读

被改编拍摄成的电影《芙蓉镇》,也获得“金鸡奖”“百花奖”多个奖项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创办于1981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字以上。2011年

被改编拍摄成的电影《芙蓉镇》,也获得“金鸡奖”“百花奖”多个奖项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创办于1981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字以上。2011年前,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为5万元,2011年起,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为50万元,是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至2019年,茅盾文学奖已举办十届,共有49位作家、49部作品获奖。

在这里,我们陆续将历届的获奖作家和作品,作出简要介绍,以分享与各位读者。/ 敬编)

古华(右)与导演谢晋在《芙蓉镇》拍摄现场

古华《芙蓉镇》

编辑 / 敬工

古华,原名罗鸿玉,1942年生,湖南嘉禾人,电影编剧、作家,原湖南省作协副主席。

1961年冬结业于郴州农业专科学校。

196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杏妹》。此后10余年间陆续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大多反映农村新人新事。

1975年秋入郴州歌舞团任创作员。

1978年以后,古华对现实生活有了较深的认识,艺术上也日益成熟。长篇小说《芙蓉镇》发表后,引起文艺界很大关注。

1982年,《芙蓉镇》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1980年,古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到北京,入文学讲习所学习。

1985年当选为中国作协理事、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现旅居加拿大。

古华的作品以描写湖南风情见长。已出版作品30余部,获得过11种文学奖励。主要著作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意等10余种文字,有的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或歌剧。

古华1962年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作为农业工人和农村技术员,古华在五岭山区一小镇旁生活了十四年,劳动、求知、求食,并身不由己被卷进各种各样的运动洪流里,经历时代风云变幻、大地寒暑沧桑。遥远的古老的山区小镇,苍莽的林区四时风光,淳朴的民风,石板街、老樟树,吊脚楼、红白喜庆、鸡鸣犬吠。对古华有一种古朴的吸引力和历史的亲切感。

与农民长期的共同生活构成了古华创作的深厚基础,也是他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古华阅读兴趣广泛,中外古今、文野雅俗,文史哲均在涉猎之中。

古华的作品以描写湘地风情见长,主要有:长篇小说《山川呼啸》、《芙蓉镇》;中、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金叶木莲》、《礼俗》、《姐姐寨》、《浮屠岭》、《贞女》等。

《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后,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拍摄成电影,由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电影于198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映,并获得如下奖项: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电影《芙蓉镇》拍摄现场

《芙蓉镇》是一部反映当代南方农村社会生活风情的小说。作品以“芙蓉姐”胡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描写了从1963年到1979年湖南农村的社会变迁:农村经济复苏时期、“四清”运动时期、“文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

小说塑造了胡玉音、秦书田、谷燕山、黎满庚、李国香、王秋赦等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将农村经济的兴衰、政治风云的变幻、人性的自然与异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

1963年初春,芙蓉镇上人称“芙蓉仙子”胡玉音的米豆腐摊前拥挤不堪,她美丽热情、服务周到,而对面的国营饮食店却因服务态度不好而门庭冷落,经理李国香对此十分恼火。胡玉音和丈夫桂桂起早摸黑,省吃俭用,才攒下点钱盖了一幢新屋,落成之日,镇党支书的黎满庚、粮站主任谷燕山和乡邻们都来庆贺。“四清” 运动开始了,李国香作为工作组组长依靠镇上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大抓阶级斗争,胡玉音把自己千辛万苦攒下的1500元钱交给黎满庚代保管,自己跑到远亲家避风。

黎满庚自小跟她青梅竹马,真诚相爱,只因胡玉音家庭出身不好、组织不允许而未能结合在一起,为此,满庚曾发誓一辈子要保护干妹子。然而,残酷的阶级斗争终于迫使懦弱的满庚向工作组交出了这笔钱。 胡玉音回到芙蓉镇,新屋已被没收,丈夫自杀,她也被李国香定为“新富农”,要和原县文化馆馆长、右派分子、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扫街。夜月寒光,乱坟岗上,她哭叫着丈夫,然而草色昏黄,雾罩坟岗,这个年轻的寡妇不知道路在何方。

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天翻地覆、人妖颠倒的年代。昔日的革命干部李国香也被揪了出来,与胡玉音、秦书田一起被批斗。而李国香亲手培养的运动骨干王秋赦却当上了镇上的党支书,黎满庚倒成了他的秘书。正当王秋赦青云直上时,李国香摇身一变重新又被结合进领导班子。王秋赦后悔莫及直打自己嘴巴,埋怨自己目光短浅。他多次找李国香认错,大表忠心,终于又取得了李国香的信任。

胡玉音和秦书田被罚扫街。一起扫街时,胡玉音将自己的悲惨遭遇归罪于秦书田,后者曾在她与桂桂成亲之时唱了后被认为反革命的贺喜歌、在她新房子建成之时写了后被认为反革命的贺喜联。对于胡玉音的怨恨,秦书田并不多做辩解,相反时常暗中将她帮助。青石板路上,每天早晨都可听到他俩的扫地声。寒来暑往,花开花落,三年多相濡以沫的苦难岁月,两个扭曲的灵魂、两颗干枯的心灵终于撞击出了爱的火花。

爱情使青春的红润又悄悄地回到了胡玉音的脸颊。她怀孕了,秦书田去申请结婚,凄楚地说出“我们再坏,再黑,就是鸡鸭猪狗,也不能禁止我们婚配啊!”结果,秦书田被判刑十年,胡玉音被判刑三年,因怀孕监外执行。谷燕山——这位在解放战争中就流过血、受过伤、付出过沉重代价的老党员,他看不惯这些左的做法,却无力回天,只有借酒浇愁。秦、胡偷偷结婚时,他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向他们贺喜;胡玉音难产时,又是他大义凛然,在漫天风雪中拦下军车,救了胡玉音母子性命。

乌云遮天终又散了,芙蓉花谢重又开,胡玉音终于盼到了秦书田的归来。米豆腐摊热闹如初。李国香又高升了。而专吃“运动饭”的王秋赦住的吊脚楼也坍了,人也疯了,只有他敲打的那面破锣还在,虽破得不成样子,却还发出刺耳的声响,伴随着他无力地叫喊:“运动了。

《芙蓉镇》被列入“新中国60周年长篇小说典藏”。

 
关键词: 芙蓉镇小说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723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