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4月15日第73届广交会开幕,会期为10天。世界各国客商云集而来。中国各地的贸易公司纷纷在广交会设摊位,陈列样品。
新中公司在广交会2号厅设有9平方米的摊位。方荣等4位新中公司的外贸业务员在摊位里看着交易会上如织的人流,肤色各异的客商,满怀信心,期待着他们前来询价,洽谈,下单。4、5天下来,询价的人不少,洽谈也有一部分,但没有人来下单签约。
第6天,一位亚洲男士,中等偏高身材站在新中公司摊位前,看了看陈列着的打火机样品,然后用英语问:"Does miss Fang Rong come here?"
“我就是,请问你是…”
“我是来自韩国的朴顺宇。”他拿出名片给方荣。
“啊,你好,你好”方荣伸出手和他握手请他入座,并递上自己的名片。
“我来参观一下你们广交会上的展品,除了打火机,还有没有其他的好产品?”他看着方荣的名片说道。
“有,有。”方荣高兴地请他起身观看新中公司摊位的各种样品。看完新中公司的所有不同样品,他拿了5款打火机样品,每款要订2万只,询完价格以后,他作了一些讨价还价,这也是商人的套路。
还好,做过一次生意,这次广交会相遇了,算是老客户了,做生意有了一定的信用度,所以双方比较爽气就签约了。
这是方荣参展以来,感到最轻松的一天,因为她开张了。其他三位同事看上去稍微有点紧张。到了第7天同事贺玉也签约了一份服装订单,第8天,还有两个同事也分别接了小订单。方荣也就接了老客户的那一订单,她多么希望能再接订单。她满脸含笑,目不转睛地盯着客商。但下班闭馆了,没有订单,心里不免有些失望,怏怏地走向宾馆,她绝对想不到她的人生转折竟会是在当天傍晚…
方荣他们住的宾馆叫"进来发",它离交易会的会场不远。到了宾馆,他们就直接进入电梯,在电梯关门前3秒钟,二位年轻老外奔进电梯。留学的艰难使方荣深刻地懂得,机会是靠人争取的,“进来发,进来发,”说不定就隐藏着机会… 当即方荣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你们好,你们是来自哪个国家?是来参加广交会的吗?”
“是的,我们来自奥地利。”
“你们需要什么产品?”
“我们的产品交易会里没有。”
方荣一听马上递上她的名片并自我介绍:“我们新中公司是大型的集团公司,可以提供你所需要的产品,如果没有现成的,我们可以组织生产,做出合格,令你们满意的产品。
“真的?我叫托马斯,他是我的哥哥弗郎茨。”托马斯边说边拿出他的名片给方荣。
方荣接过名片打量了一下他们两兄弟。托马斯20多岁,中等身材,约1米73高,长着一副娃娃脸,笑起来很甜蜜。弗郎茨略微矮一些,30多岁,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使人觉得他很聪明能干,而且体格非常强健。
电梯到了楼层,托马斯说:“我们一块坐下谈谈吧。”于是方荣一阵欣喜便一起来到了托马斯兄弟的客房。弗郎茨给了方荣一份他们的产品样本,方荣一看是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样品, 产品的牌子就是"Schachner"。方荣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电动自行车,我在澳大利亚和中国都没有听说过和看到过,这么先进,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
“弗郎茨在1977年就自制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每天骑着上下班,十多年来效果非常好…”还未等托马斯说完,弗郎茨就接上去说:“正因为我这辆电动自行车效果好,托马斯找我商量帮忙合开电动车公司,于是在1990年我们正式开办了奥地利Schachner电动车公司。”
接着托马斯将这次来参加广交会的目的告诉了方荣:“现在我们要扩大产品的生产,不光在欧洲,而且亚洲。中国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大国,我想肯定会有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所以我们来参加广交会。不过我们需要考察工厂的生产能力及质量等问题,以保证Schachner品牌电动自行车的声誉。”
方荣听后,认为这是一项新产品,有他们帮助开发,一旦成功,这对以后的销售量是不可估量,即使1万个人里有1人买电动自行车,中国近12亿人口,那是多少辆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于是她对托马斯,弗郎茨信心满满地说:“我马上通知公司进行安排,我会随时告知你们进展。”
兄弟俩听完方荣这么自信的话,心想他们连样品也没有看到过,就能生产吗?兄弟俩充满了疑惑但又期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