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余华用12万字的小说《活着》,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看完余华《活着》小说感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3 11:56:1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978    评论:0
导读

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名为《活着》,但是内容却全程围绕“死亡”来写,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只有更深刻地理解死亡,知道了生命的终点,了解了生命的长度,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生活,扩展生命的宽度,提高生命的质量。 正如史铁生所说:“一个

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名为《活着》,但是内容却全程围绕“死亡”来写,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只有更深刻地理解死亡,知道了生命的终点,了解了生命的长度,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生活,扩展生命的宽度,提高生命的质量。

正如史铁生所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活着》的作者余华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是一个纨绔子弟,输光了田地和房屋,父亲被他活活的气死。在上街给母亲寻医生的时候,被抓了壮丁,等他再次回到家乡,母亲已经病死了,女儿凤霞因病成了哑巴。儿子有庆在献血的时候,黑心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妻子,将其血抽干死了。女儿凤霞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了,“偏头”女婿在工地发生事故也死了。妻子家珍患病也离开了他,只有小外孙子和他相依为命,但是外孙子因为吃了太多的豆子,也被撑死了,最后陪伴他的只有一头老牛。

我们不禁要问,陆续失去亲人的福贵,他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总是从福贵的身上寻找活着的意义,有些人认为晚年的福贵,活着如行尸走肉,根本没有意义,但是余华通过小说《活着》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更表现出生命的韧性和张力。

《活着》中的福贵

余华的小说《活着》,告诉我们面对死亡,该如何更好地活着,继而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01为了瞬间的光芒

有人说:“余华笔下的福贵,一生是悲剧的,也有人说他的一生是喜剧的”,说悲剧是因为他的亲人相继离他而去,说是喜剧是因为他拥有的幸福正是我们一生追求的。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要常想一二”,我们经历八九的苦难,就是为了一二的瞬间光芒。

拥有幸福的福贵

福贵一生有宠爱他的父母,有挚爱他的妻子,还有懂事的儿子和女儿,不仅如此,还找了勤快、善良、不嫌弃女儿家珍,还照顾他们的好女婿“偏头”,更有一个乖巧的小外孙,人生幸福莫过于此,福贵都有了,他所有经历的苦难,都是为了这些瞬间的光芒。

02对生命的敬畏

每次读余华的小说《活着》的时候,读到的家珍的死亡,都会潸然泪下。如果我是富贵,估计会心理崩溃,即使不跟着妻子家珍走,也会从此一蹶不振,失去活着的动力和激情。因为死亡在富贵的心中层层加码,儿子有庆走了,女儿家珍走了,晚年丧子已经是悲痛至极的事情了,唯有和妻子家珍,相互慰藉,了此残生。

福贵和妻子家珍相依为命

命运是无情的,也是残酷的,妻子家珍也走了,不仅如此,“偏头”女婿也走了,更甚着小外孙苦根也走了,这样层层加码,谁的心理能够承受呢?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生活,必须对生命负责,必须坚强地走下去,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03替逝去的人活着

相继失去亲人的福贵,晚年和两头老牛为伴,在耕田的过程中,他催促走在后面叫“有庆”的老牛说:“有庆你别偷懒,你快点,家珍和凤霞都在你前面了”,从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心目中,他的这些亲人都没有远去,依然在他的身边。

老人和牛

王小波走了,李银河在给他选骨灰盒的时候,转过头问:“你喜欢哪一个?”好像王小波从来没有来开过她。所以即使面对亲人离世,我们也要打起精神来,从此我们不仅是为自己而活,更要为逝去的亲人而活,不要让他们担心,活成他们希望的样子。

 
关键词: 活着作者简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2915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