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舌为心之苗”:中医治病要有整体观和辩证观(中医治病着眼于辨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8 22:36:1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407    评论:0
导读

医案分析:一退休女教师三月前出现舌面疼痛如针刺,影响进食及语言,动则加重,牙龈刺痛,外观无明显皮损。口腔医院诊断为“灼口炎”,服口炎清、口泰漱口液等未见好转。舌质淡红,舌苔灰,脉缓平。 患者老年体瘦,“舌为心之苗”,“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医案分析:一退休女教师三月前出现舌面疼痛如针刺,影响进食及语言,动则加重,牙龈刺痛,外观无明显皮损。口腔医院诊断为“灼口炎”,服口炎清、口泰漱口液等未见好转。舌质淡红,舌苔灰,脉缓平。

患者老年体瘦,“舌为心之苗”,“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心经郁热,上冲于舌,热壅舌络,故而舌痛。诊断为舌炎,属阴虚火郁。治以滋阴清火。

处方生地黄,淡竹叶,薄荷(后下),白菊花,丹皮,石斛,黑芝麻,麦冬,连翘,生甘草。6剂。

复诊时患者诉述服前药无进退,舌面、牙龈仍刺痛。舌质淡红,舌苔白,脉平。治以清泻上焦郁火。

处方金银花,连翘,薄荷(后下),桔梗,生甘草,芦根,白芷,天花粉,丹皮,大枣。7剂。

第二次复诊时患者诉述服前药已近痊愈,舌面如常,已不疼痛,口干,纳便可。予继服前方加丝瓜络,北沙参,7剂。嘱如病情稳定,可不必复诊。

“诸痛疮疡,皆属于心(火)”,“舌为心之苗”。故该病辨证考虑为“心火”。一诊以滋阴清火为主,但无疗效。二诊增加了清解之力,投辛凉清解之药后,病痛即除。并根据其舌脉,预言此人预后良好。患者虽为阴虚体质,但治疗标证仍以祛邪为主。

中医学认为舌面分为四个区域,与五脏六腑相对应。即:舌尖区属心、肺,舌中部属脾、胃,舌根区属肾,舌的两边属肝、胆。舌就是反映五脏六腑状况的一面镜子。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舌鉴》,可算是一语道破真谛。

《灵枢·脉度》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脾是“后天之本”。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面而走空窍⋯⋯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从生理上说,脏腑精气必荣于舌;从病理而言,脏腑气血病变亦反映于舌。基于舌与全身脏腑器官的整体联系,故舌针具有醒脑益智、通关开窍、补益心脾、调和气血之功。

一位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如今到中医看病,把望舌看得比诊脉重要。在问了症状之后,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让我看看你的舌头。”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人体内脏若有病变,可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

中医将舌体分为三部分:舌尖反映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侧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中医讲的心肝肾功能与西医不同,不必硬套。这里,列举4种常见异常舌象,并提出具体对策如下。

舌苔黄、舌质红多是有热

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中医有热上火症状。

心经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同时伴有心急烦躁、失眠多梦,多是心经有热,病人此时可用些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泡水,每日饮用。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莲子心、枣煮粥喝;口舌生疮可用野菊花60克,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

膀胱湿热舌质偏红、舌苔黄腻病人伴有小便排不净感觉,或尿时感到小便发热,有痛感,多是膀胱湿热。可用白茅根、瞿麦、扁蓄等,水煎后当茶喝。

肝经有火 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可用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

肺经有热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伴有大便干结者可用冬凌草、大黄稍加煎煮,每日当茶饮。咽干肿痛者可用胖大海、麦冬、菊花泡茶,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

舌苔白、舌质淡白多是有寒

舌苔白、舌质淡白的人多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症状,为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体质。

心阳虚心阳虚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劳累加重。病人可服些红参、黄芪煎水当茶喝,平时饮食中常吃些温阳散寒的生姜和热粥,也可自制一个药棉背心穿。方法是用煎好的生姜水泡棉花,然后晾干,做成棉背心。

脾胃阳虚脾胃阳虚病人常出现胃部疼痛怕凉,不思饮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泻。胃疼病人可用干姜(或良姜)、荜拨煎水喝,具有温胃散寒作用。还可用生姜、白胡椒粉捣成泥状,稍加温后敷脐,每日一换。老年人因阳虚大便干,可用肉苁蓉、附子、干姜、葱白煎水喝。有位60多岁的老先生,每年冬至大便开始变干,来年春暖花开自然转通畅。他属于阳虚肠蠕动无力,就像河道结冰、舟船无法行驶一样,就建议他用此方。老先生喝了一次后,说感到全身暖乎乎的,排便很顺畅。

舌苔厚、多是痰浊食积

舌苔厚腻时,伸出舌头可看到上面有一层像垢一样,黏黏厚厚的舌苔。这种情况多由于饮食过量,或过食油腻食品;脾胃虚弱的人消化功能不良,也会出现这种舌苔。

年轻人因饱食出现厚腻苔,伴有腹胀消化不良者,可用“健胃消食片”,也可用炒二丑、山楂、神曲、麦芽煎水喝。年老体弱脾胃功能差者,可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加党参、黄芪,以强健脾胃。

消食的方法很多,如可将鸡内金、穿山甲、茯苓三味药,等量,研成细面,每日两次冲服。还可用单味药二丑,研成细面,炒成黄色,根据年龄酌量服用。

少苔舌红为阴虚

阴虚病人在人群中很多见,除了舌红少苔,多还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发热、虚烦不安等症状。

肺阴虚肺阴虚病人常表现出干咳无痰,重者失音。这类病人应禁烟酒,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平时可煮些麦冬粥喝。做法为将30克麦冬捣烂,与50克大米一起煮粥,每天早起空腹食用。

胃阴虚典型的胃阴虚病人食欲差,大便干燥,口干较重,严重者会出现没有舌苔、舌质鲜红的镜面舌。郭淑云说,胃阴虚病人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少,建议用1000克鲜山楂煮烂后去核,加150克蜂蜜,小火熬成膏。这种酸酸甜甜的山楂膏可刺激胃酸分泌,有助消化。大便干燥者,可用生首乌30克,加炒决明20克,每日煎水喝。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3646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