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长安古塔林立,但你知道“塔”从何而来吗?(长安有什么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1 11:51:2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901    评论:0
导读

印度冢,中国塔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原指官府、朝廷等拥有执法权的地方。“汉西域白马驮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 (《广韵》),故而有了后来的“佛寺”之说。塔,西域浮屠也。“古书无塔字”,汉代以前,我国并没有塔这种建筑。 现存

印度冢,中国塔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原指官府、朝廷等拥有执法权的地方。“汉西域白马驮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 (《广韵》),故而有了后来的“佛寺”之说。
塔,西域浮屠也。“古书无塔字”,汉代以前,我国并没有塔这种建筑。

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窣堵波——印度桑奇大塔 [图:网络]

塔源于印度窣堵波(sū dǔ bō ),英文stupa。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波意为坟冢。佛教在汉朝时传入中国,此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有限的传播过程中,与本土文化、建筑发生融合,有了后来的建筑形态。
唐和唐以前的塔平面为方形,一般用木材与砖建造,如东汉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塔即为木塔。但木制建筑易起火、腐朽,不易保护,故早期遗留下来的木制古建极为稀少。

四角塔型与六角塔型 [图:城研摄制]

唐宋时,建筑方式升级,出现仿木构楼阁式和密檐式,建筑材料逐渐转化为砖石,塔的平面从不易抗震的四方形逐渐演变出六角形和八角形,式样有七八种之多。楼阁式如大雁塔、密檐式如香积寺善导供养塔,还有金刚宝座式、覆钵式、复合式等。

几种塔型对比 [图:城研摄制]

密檐式是由楼阁式演变而来,其特点是塔基最高,第二层起檐与檐之间的距离很短,各层都做实心,不能登顶,檐下一般不开门窗,或仅设置洞龛,层数以九、十三层居多。

密檐式的善导供养塔原为十三层 [图:城研摄制]

两端小,中间大肚,曲线柔和,也是早期塔式建筑的特色之一,如小雁塔——

荐福寺 小雁塔塔型 [图:城研摄制]

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底蕴,使中国塔建筑延展出广阔而深邃的空间。塔于僧人是佛,于生养一方的百姓来说,更像是一种象征与守护。

原住民 异乡人

古老的长安城曾经屹立过很多塔,它们或宏伟,或优雅,或肃穆;它们散布在各坊间,与民生百业息息相关。一千年之后,它们中多数已化为尘土,而扛过千年岁月的这些,作为这块土地的原住民,如今看来却更像是格格不入的异乡人。

香积寺远眺 [图:城研摄制]

塔融合了中国几千年的建筑传统、文化内核和宗教观念,又结合所处环境与社会风俗,生长出丰厚而深邃的空间结构。如何将古建融入新的建筑群,是很多拥有文明积淀的国度都在尝试的事。我们希冀,在未来的城市升级改造中,能从这些宝贵的文化遗存中挖掘出一些灵感,开创出引古贯今、延展未来的新长安城。

—————

编辑 | 老猫

视觉 | G D

studyonurbanculture

微博 | @城市文化研究所

头条、火山、大鱼、B站 | 城市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唐和唐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381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