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吃日料,喜欢看日剧,不是说崇尚日本文化,而是觉得日本文化是传承自中国的,也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多多少少能从日本文化中看出中国早期文化的局部。因为时代的变化,可能现在我们国内很少保留了那部分文化,倒是在日本这个小岛国里发扬着。可能是因为它们疆土有限,又是岛国,本国有限的文化资源交融也有限,再加上它们一直推崇的文化教育也是比较传统的,那些传统也意味着一根筋,尤其是在饮食文化上,我们会始终发现,日本的饮食文化是传统的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无论从饮食习惯还是吃的食物来分析,日本的饮食文化与中国东南沿海的饮食几近相同。比如茶泡饭、饭团、炸物(就是它们的天妇罗),在中国东、南方沿海很早就流传着这些吃法。所以日本人是中国人后裔的说法还是可信度很高的。和我们如此相近的饮食,却又有着它们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究竟它们有什么样的魅力,且看《日本料理完全图鉴》,可以调动你的味蕾。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是一本很全面的日料图解百科书,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了13种重点日料详解了怀石料理的8大步骤,包含14种用餐礼仪;书中有超详尽的中国各大城市日料觅食指南,全书有超55家日料餐厅推荐。
小寿司,大讲究有的人觉得日本的寿司不就是饭团吗?或者在料饭团上摆上一些生鱼片之类的。但是没想到这些小小的寿司,在日料中无论从选材还是制作、包括处理寿司料的刀法等都有很多讲究。
作为图鉴,这本书里以图解形式介绍各种寿司以及它们的制作方式,让人一目了然。从中可知寿司的4种常见类型,有握寿司、箱寿司、军舰卷、加州卷。以前只知道吃,还真不知道寿司还有这么多种类。还知道了不同种类的寿司有不同的构成,比如握寿司由醋饭、寿司料、山葵、酱汁和姜5部分组成。
这里有16种常见寿司料图鉴,我们吃到的不同的寿司上面用是什么鱼的哪个部位,还有哪些料,做到心中有数。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寿司的用料,而且这部分的图鉴也可以作为鱼类科普来看。比如金枪鱼,长什么样,有多少长,它的不同部位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从图文中一望而知。其他还有鮃(也就是比目鱼、多宝鱼)、乌贼、赤贝、扇贝(在日本称为帆立贝,可能是因为它立起来像一片帆吧)、竹荚鱼(在日本叫鯵)、鯖(也就是我们说的青花鱼)、……等等,看图鉴,还能知道不同食材在中日称呼上的区别。
怀石料理步骤、就餐礼仪,悉数道来怀石料理是公认的日本料理的最高形式。“怀石”这个词颇有禅意,据说是指胸怀石头之意,源于禅宗修行时,僧人坐禅不得进食,为了抵抗饥饿感,就将温热过的石头放在小腹的位置,以减少腹空感。
《日本料理完全图鉴》书中有详尽的怀石料理步骤,让我们知道怀石料理是怎样的精益求精,书中按上菜顺序依次讲解,一清二楚。得知怀石料理的讲究,无论从用料、分量、器皿与菜式的搭配、还是从上菜饮食顺序、用餐礼仪方面都是非常考究的。
怀石料理表现自然,选用的食材会根据时节变化选用当季出产的最肥美的新进食材,在日料中,怀石料理据说是最能体现日本季节时令的料理。
但且看书中配图,细致的读者还会发现怀石料理中所用的器皿也很精致讲究,无论是餐具还是食物的摆放均可视为艺术品,可谓美轮美奂。
至于怀石料理就餐中礼仪,有人认为是繁文缛节,有人却甘之如饴,就让我们以平常心来看,那就是“仪式感”,仪式感更营造了用心的就餐氛围,让食客更珍惜,也更提升品尝美食时的幸福指数。读过这书中的14条礼仪,以后去品尝怀石料理时知道该怎么做了。
结语以上只是《日本料理完全图鉴》中的部分内容,想要了解日料的更多知识,还需要仔细读读这本完全图鉴,它确实很完整,书中有关于日料的满满的干货,它深入浅出地带我们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足以让你从一个日料小白晋升为日料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