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好水川,忠勇悲怆,不以成败论英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1 18:10:4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988    评论:0
导读

原创文章,转载请授权 宋宝元二年1040年,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下令封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踌躇满志的夏景宗李元昊对宋西北边疆地区的袭扰更加频繁。

原创文章,转载请授权

宋宝元二年1040年,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下令封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踌躇满志的夏景宗李元昊对宋西北边疆地区的袭扰更加频繁。

为遏制西夏,打破僵局,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决议从泾原、鄜延两路出兵反击。遗憾的是遭到同任副使的范仲淹反对,范仲淹主张先固守,视形势伺机而进。正当宋仁宗对主动出击还是积极防御还再犹豫不决之时,李元昊则认为攻宋的时机到了,于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把主力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同时分兵至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佯称要攻打渭州(今甘肃平凉)。

韩琦接到西夏李元昊将要发兵攻打渭州的情报,急令环庆路副总管、知庆州任福率所部一万人,加上新募勇士八千人,插向敌后,断其退路。

二月十二日,任福领兵来到张家堡,与西夏军队遭遇,敌军一触即溃,丢下马、羊、骆驼,向北逃去,任福与钤辖朱观分兵两路,合力追赶西夏军至六盘山。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六盘山横贯陕甘宁,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泾水就发源于此。沿着六盘山主峰西麓的山根,自东往西走,有一条长约60余里的河流。当地的百姓认为这水经久不涸且水涌甘洌,故而称之为“好水”,而这川自然就叫“好水川”。

而深谙地理地形的李元昊,早料道宋军追击之处,“好水川”易守难攻,无疑是最佳的伏击之地。为了隐蔽遁形而避免宋军怀疑,他预先在此处放置了无数封闭的泥盒子,任福觉得奇怪,令士兵打开,盒盖刚刚拿起,只见百余只鸽子呼喇喇飞向高空,每只鸽子脚上都拴着哨子,发出刺耳的呼哨声,殊不知这正是李元昊伏击宋军的信号,和近现代战争中的信号弹作用差不多,就在任福惊呼上当之际,西夏铁骑漫山遍野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疲惫不堪的宋军被挤在一条狭长的山谷里,任福下令突围,宋军左冲右突,都没能破围而出。

桑怿力竭战死,任福被夏兵围困,身中十余箭,血流如注。见大势已去,宋军小校刘进劝任福投降自免,任福大叫:“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 ”

任福继续挥动兵器与夏兵决斗,面部中枪后,任福无法再战斗,以手扼咽喉自尽,其子任怀亮也战死。

李元昊剿灭了任福后,回师攻击被围的朱观所部,朱观所部异常顽强,靠着强弓劲弩,硬是打退了西夏军的轮番强攻,千余人侥幸生还。

好水川之战以宋军阵亡一万余人,任福以下几十名将校全部战死为结局而惨淡落幕。宋廷震惊,宰相吕夷简连连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宋仁宗一怒之下,将夏竦降为豪州通判,将韩琦贬为秦州知州,范仲淹为户部员外郎、知耀州。

对于好水川之战,事实上韩琦已经竭尽所能将各部布置稳妥,他安排了每隔四十余里就有军寨接应任福等人,只要任福他们耐心地等到李元昊军力竭之时,寻机出战,即使不能全胜,也必定能将敌军打得狼狈不堪。他还写一张纸条给任福:“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如果你不听命令,没有按照我事先安排的方式去作战,就算胜利了,我也要砍你的头。”

然而,任福一上战场就将韩琦的命令抛诸脑后,不但不听命令,还追击敌人三天孤军深入,又因轻敌中了埋伏,将韩琦一手稳妥的好牌打成烂局!

好水川之战,北宋伤亡惨重,让宋廷上下倍感压力。相反,西夏军阵中有一人到是喜形于色———因为诱敌深入伏击宋军、还想出了放鸽子为信号策略的主意的就是他,夏景宗李元昊的随军参谋张元

这个张元本来是北宋的一名读书人,还考上了秀才,但在此之后多次考试均落榜,自感一身才华无用武之地,遂对北宋朝廷产生了极大的愤愤之情。在闻听李元昊称帝后,居然叛变北宋,投靠西夏李元昊后积极出谋划策彻底沦为反宋急先锋。好水川设伏,飞鸽报警等一系列神操作都出自张元之手。

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

夏竦何曾耸,

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

犹自说兵机。

随后,他又得意洋洋地题名: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以同胞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彻底将背叛进行到底,这汉奸的骂名倒是彻底坐实了。


好水川一战,泾原路名将几乎损失殆尽,士兵阵亡过万,其惨烈程度超过了三川口之战。噩耗传到东京,“关右震动,仁宗为之旰食”。而宋军在好水川的失利,也给了北宋统治集团当头一棒,它与三川口之战的失利等一起,激发了北宋王朝一场巨大的军事变革,从此之后,北宋对西夏的军事态度上也由主动出击彻底转为持重守御之策。

黄沙漫起,烽烟寥寂!

硝烟散尽的好水川战场,镌刻着宋军的忠勇与悲怆。没有贪生怕死,没有望风而逃,毫不畏惧,绝不屈服,为国尽忠,虽败犹荣!

悲怆好水川——不以成败论英雄!

 
关键词: 好水川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244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