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田忌
编辑 | 王端
“海外再造一个京东”的新举措来了。
赶在五一放假前两天,京东火急火燎地上线了京东国际跨境B2B交易和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从何而来?是由京东跨境电商B2C出口平台JOYBUY升级而来。当然,它也被视为京东国际出海战略的重要一环。
01
跨境B2B成为巨头主战场
不得不说,跨境电商领域真的太火了。近两年,巨头们纷纷将目光锁定在了这个市场。
随数字技术在全球贸易中的广泛应用,跨境B2B的爆裂式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近两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与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但跨境B2B却呈现出明显的逆势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2020-2025年中国跨境出口B2B电商市场的复合增速将达28.3%,预计到2025年交易额将达 4.7万亿元;到了2025年,全球将有80%的B2B交易转向线上。
可以说,跨境B2B这块蛋糕,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很多。
国家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支持,让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场跨境电商。在跨境B2B上,也是如此。各企业投入巨大的精力,先后布局,一时“群雄并起”,热闹非凡。
最早发力的阿里国际站不断转型升级,不敢松懈,现在已经朝着跨境B2B综合服务平台升级。
TikTok想要借助内容电商新模式后来居上,很人多以为,TikTok只能做B2C,但实际上,TikTok也是一个全新的B2B营销平台,充满可能性,但只适合部分B类产品。
而明显慢了很多拍的京东,誓要打造一个海外京东,雄心勃勃。
02
京东能否后来者居上
那么,姗姗来迟的京东能成功吗?
在跨境B2B交易和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之前,京东宣布与Shopify达成战略合作,这一合作是为解决跨境电商的“渠道对接”和“跨境服务”两大核心难题。京东有供应链基础,Shopify提供面向全球市场的独立站,既解决了国内外消费者与商家供需信息、渠道不平衡、不通畅的问题,也让国内外商家实现了互联互通。
宣传着让全球消费者享受到个性化、高品质的全球消费体验,只是吹嘘之词,打个马虎眼。
让商家一站式出海,才是京东的生意所在。
其实说白了,京东B2B平台,想做的是跨境供应链的生意,所以定位是“跨境供应链平台”,连接中国货源和海外中小商家,为电商第三方卖家、线下中小B卖家、DTC独立站卖家等提供跨境履约服务。
第三方卖家、线下中小B卖家、DTC独立站卖家等中国的中小商家,这些链条上的各方,都为京东出海跨境履约这门生意来“充值”付费。
京东国际要做SAAS,中小商家缺乏实力,用京东国际的物流、供应链、金融,都按需付费。是不是一本万利?
03
京东海外基础设施的布局
再来看一下,京东海外基础设施的布局如何?
虽然京东国际化的入场较晚,而且收效甚微。但是京东在东南亚的布局,或多或少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套跨境B2B服务体系,初步拥有了服务出海商家的能力,虽然东南亚市场,他做得远远不如竞争对手们。
盘一下仓储情况,目前京东已经在全球各地运营了80个保税仓及海外仓库,能够通过近千条国际供应链网络,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
得益于京东搭建的一套全球跨境新基建,以及在精准营销、产品孵化、流量扶持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京东的跨境电商服务到了可以兜售的阶段。
中国品牌和服务产品加速“走出去”,固然多一个京东国际平台不多,多个渠道多条路。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京东的这一些创新举措,也是复制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微创”,并不具备特别鲜明的创新特点,更多是照猫画虎地模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这样的动作还是不够大,要想后来居上,还需苦练内功,另辟蹊径。
而且,在B2B交易和服务平台上线的同时,虽然目前京东极力地想通过优惠措施拉新。
譬如
(1)“免佣金、免月租、免会员费、免上架费”
(2)“中文后台界面、支持一键搬家、AI自动翻译”
(3)“最快发货后T+1天到账” 等政策,用来吸引商家的入驻。
但是,急于求成的这些短期举措,在迅速扩大平台用户量的同时,也会同时带来商家用户质量参差不齐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平台的长远发展。
但这是跨境B2B赛道,后来者的“理性”选择,需要快速拓展市场,商家来者不拒。
跨境B2B市场潜力巨大,众多互联网企业摩拳擦掌,秣马厉兵。
但是谁吃肉谁喝汤,又或者谁会一马当先,谁又无功而返,折戟沉沙,犹未可知。
入场晚了的京东,你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