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浠水引入科技“活水”,发展特色茶产业“一叶致富”(浠水县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2 10:50:3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537    评论:0
导读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冯伟 王路港 方俊)4月17日,在浠水县散花镇董河村董河茶园,群山翠绿,茶叶清香四溢,村民们正忙着采茶。村民张思胜管理着村里2.7亩茶园,这些天,他天天带着早饭来茶园里争分夺秒地采茶,管理的茶园每年给他带来1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冯伟 王路港 方俊)4月17日,在浠水县散花镇董河村董河茶园,群山翠绿,茶叶清香四溢,村民们正忙着采茶。村民张思胜管理着村里2.7亩茶园,这些天,他天天带着早饭来茶园里争分夺秒地采茶,管理的茶园每年给他带来10000多元的纯收入。

村民采茶。通讯员 供图

“我们跟茶农是合作共赢、互利共赢,茶农做不了的事我们做,茶农做得了的事他们做,比如说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生产资料。”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景来仕介绍。曾经这里的茶农“靠天吃饭,看天做茶”。近年来,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主动与省农科院对接,引入科技“活水”,滋养富民产业,擦亮了“董河碧珍”品牌。

一片小茶叶,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绝非偶然。在董河村,从茶树到茶叶到茶杯,都凝聚着省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汗水与智慧。过去施肥随机抛撒,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污染环境,同时也导致产出的茶叶品质极不稳定。

科研人员的精准计算、精准配制、分块试验,恰好破解这一难题。通过推广黄板、灭虫灯,让董河碧珍茶真正成为“绿色”饮品。“我们跟省农科院是长期合作,包括生物防治、种植肥料等,每一年科技闹春耕送肥送药到我们厂来,我们是湖北省农科院病虫防害基地。”景来仕说道。

茶园种植。通讯员 供图

技术人员不仅把关茶园技术,还与合作社共同定制了“合作社+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科学管理模式,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生物防治、统一采摘标准、统一加工制作、统一打造品牌、统一市场销售、统一抗灾生产和分户管理”的“九统一分”经营模式。

如今,一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技术专利,科技与管理的“加持”为董河村书写了“一叶致富”的时代文章。据景来仕介绍,合作社带动周边的农民1000多人,务工总支出费用超过300万元。

据了解,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现有茶园面积1200亩,从事茶叶生产农户600余户,从业人员2000余人。2020年“董河碧珍”“董河炒青”“董河龙井”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董河碧珍茶”获评国家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董河茶园。通讯员 供图

该合作社先后荣获黄冈市地标优品示范基地、湖北省名优茶生产先进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病虫生物防治示范基地、湖北省农业科技“五个一”示范基地、国家综合示范园建设单位、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关键词: 碧珍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68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