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黑石集团”与“黑岩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资集团与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最近,这两大投资集团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方向。
近期一则消息惊动两国三方,9月10日,SOHO中国公告表示,美国的黑石集团决定不就收购该公司的股权作出要约,这意味自6月16日黑石正式向其发出全面要约收购的计划在经过不到3个月的时间后以失败告终。
黑石集团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私募投资集团,目前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达5.5万亿人民币。黑石集团实际还是与中国公司有交集的。2007年5月20日,中投公司成立筹备期间,就斥资30亿美元购买了黑石集团1.01亿的股份,占其当时总股份数的9.9%。
当时,中投公司买入价格为29.605美元/股,而黑石集团计划公开上市价格是31美元/股。但就在中投公司入股黑石集团一年后,全球市场即迎来金融危机,黑石集团股价也一度跌至近3美元/股。于是2008年,中投公司又逢低再次购买黑石集团近774.92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2.5%。
此后黑石集团股价一直波动回升,但始终低于中投公司首笔投资成本价。直到2014年,中投公司所持有黑石集团股份解禁3年后,该公司股价才逐步回升至IPO发行价。最终中投公司在2017年卖出了全部的黑石集团股票,由于持有的时间过长,最后中投公司对黑石十年的投资以小盈收场。
而目前黑石集团的股价呢?上周五收盘是133.63美元,中投公司显然是卖早了。
黑石此次以每股5港元,合计236亿港元的价格收购SOHO中国的控股权,收购成功后,潘石屹夫妇的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63.93%降到9%,让度公司的控股权后将成功套现118亿,但此事最后还是在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后终止。
从2014年开始,SOHO中国就开始大量售卖资产,此次贱卖的上市公司算是核心资产,虽然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意向性的买家,但最后都因评估的风险而放弃。黑石之所以敢做这一票生意,完全是基于两点:一是黑石集团的实力雄厚,作为一家美资背景公司,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或者不太担心监管方的压力;二是这笔生意太划算了,有人测算过,按照这一卖价相当于SOHO中国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核心地段每平方米仅1.7万元人民币,而相似地段的均价至少在5—6万元。如此便宜,以天下什么生意都敢投敢做而闻名的黑石集团能不动心吗?
但无论黑石还是潘石屹虽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最后都没有躲过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幕。
与黑石看好中国资产屡屡出手的同样还有一个“黑岩集团”的,黑岩集团也叫贝莱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2009年12月,该公司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者,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的位置。该公司目前所管理资产接近5万亿美元,号称是地表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那么这家公司最近做了一件什么事呢?答案是投资中国金融市场。
贝莱德刚刚在中国成功发行了一只公募基金——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9月7日正式成立,首募规模约66.81亿元,有效认购总户数为11.1万户。据公开消息,贝莱德在公募截止日期——9月10日之前,就提前一周结束了认购,目的是尽早开始投资。
有意思的是,黑岩集团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引来了华尔街一位鳄鱼级的投机家索罗斯的不满,其直接批评称“这是个悲剧性的错误”,可见当年做空香港铩羽而归让这位投机大鳄一直耿耿于怀。
但众所周知,贝莱德管理的绝大多数资产是养老金,这个角色决定其在选择投资方向及投资产品时是非常谨慎的,所以这从侧面证实了中国市场仍是投资资金的适合之所,而事实显然也会朝向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没有任何对这些外国投资者的迷信之意,但连外部投资者都有信心的市场为什么自己有时会失去信心呢?我们应该用别人的行动来证明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实力来展示自己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