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青梅上指尖,巧手翻作玉菊兰,蜜糖浸渍味鲜美,疑是仙葩落人间。”这首诗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世代传吟,至今仍脍炙人口。你知道诗句所说的是什么吗?是一道你吃了就会爱上的美食。
大理洱源雕梅是白族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候,洱源雕梅是专门敬献给皇帝的贡品,或者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招待宾朋用的美味食品,其显赫的身价,奠定了洱源雕梅的历史地位。
从古至今制作雕梅是白族姑娘必备的看家本领,也是母亲口传身授的独门秘诀。白族姑娘精心制作的雕梅,是婚礼上的必备食品,是姑娘在宾客面前展示心灵手巧、聪明才智的佐证。
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制作工艺是以盐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盐梅浸泡,取出凉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轻轻压启成菊花状,锯齿形的梅饼,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许食盐,以去梅子酸味,然后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红糖、蜂蜜浸渍数月,待梅饼呈金黄色时就可从瓶坛中取出食用。
雕梅既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美食,又是精心雕琢的手工艺品。洱源县素有“梅子之乡”的美誉,当地白族姑娘大都从小就学制作雕梅,因此这项手艺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当地风俗,在她们出嫁之前,呈献给婆家的见面礼,就有一盘精心雕制的雕梅。新婚之夜,新娘要“摆果酒”招待宾客,雕梅的制作技艺和味道如何,便就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话题。亲手精心制作的雕梅寄托着女儿出嫁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洱源雕梅的名贵和地位由来已久,不可取代,世代传承,经久不衰。
洱源雕梅的制作非常讲究
步骤:
1.所选的梅果要把握好采摘时机。一般都要选择在梅果由青变黄时采摘,采下的梅果要完美无瑕。
2.清水洗净后再用食盐或石灰水浸泡半个小时,捞出漂洗晾干待果肉变软。
3.有一定的弹性时,用特制的专用小刀在果肉上雕刻出连续曲线的人字形花纹,再用雕刀将果肉和果核镂空分离,从缝隙中挤出果核。
4.压扁成菊花状拌以白糖或红糖、蜂蜜分层均匀放入土陶罐或者砂罐中,密封保存两个多月后即成上好的食品。
出罐后的雕梅色泽金黄油亮,气味清香四溢,微风中阵阵清香袭来,沁人心脾,使人迷醉。咬一口雕梅酸酸甜甜,脆嫩可口,爽滑生津,耐人寻味。
学会了雕梅,就要试试这道菜
食材主要就是上好的五花肉和雕梅。配料有:梅子醋、糖水、红醋。扣肉选用的是多层五花肉,肥瘦相间,这样做出来,肉中饱有梅子的清香,肥而不腻,肉含梅香,味道鲜美。
步骤:
1.先在锅里烧一些水,把五花肉放进去过一道水。煮透心之后就捞起沥干。
2.用蜂蜜和红醋调成汁水,均匀地抹在肉的表面。
3.之后就是油炸了。油温稍高,炸至金黄捞出。捞出后放到冷水里浸泡。冷水浸泡是为了让皮子更软更脬。
4.冷水浸泡过后就要解刀了。先将肉和皮子分离。肉切丁,皮子解刀。皮子上的纹络可以切成方块,也可以切成菱形,切完后整块皮子都还是完整粘连着的喔。
5.将切好的肉丁用热油炒香。加入炒好的糖水、梅子醋、切细的雕梅肉,一起炒。
6.将炒好的肉丁跟着切好的皮子蒸上一小时就完成了。
口感那叫一个棒!皮子柔软,香糯。
入口即化的感觉,酸酸甜甜的口感。说真的,只要尝过一次就会路转粉的菜品。
ps:雕梅扣肉做法和梅菜扣肉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做法类似,口味却各有各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