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禹州的一条老街上,有一个卖菜蟒的小摊位,他们每天下午四五点出摊,一直经营到晚上。今天下午的第一锅刚刚做出来,这位大姐掀开锅盖,菜蟒的香味扑鼻而来,已经有顾客等了四五分钟。
菜蟒也叫菜卷,叫菜蟒大概和它的外形有关,长长的菜卷盘在锅里,的确像一条蟒蛇,不过现在做的菜蟒大多是短的,方便拿着吃,做起来也更简单。
这是店家做菜蟒的馅儿,有韭菜、粉条和鸡蛋三样,这三样搭配是北方吃包子、菜盒和菜角的经典馅儿,也有一些地方用粉丝替代粉条,吃起来口感更细腻一些。
做菜蟒用的是死面,皮要擀的很薄,透过面皮隐隐约约能看见馅儿为佳,老板每天准备两大盆馅儿,卖完就收工,来晚的顾客想吃只能等明天。
这位大姐卷菜蟒有两种手法,一是这样直接用手卷,还有一种方法是把面皮摊在一块白布上铺馅儿,然后折起白布一抽,菜蟒就自动卷成了。
菜蟒是锅里蒸出来的,在下锅之前,这位大姐先把锅篦上抹一层薄油,这样蒸的时候就不会粘在锅上,跟用油炸或者煎出来的菜角和菜盒相比,这种吃法算是很健康了。
一锅蒸两层,一层放五个,一锅十个菜蟒,要蒸十五分钟左右,每个菜蟒卖两块钱,他们把两盆馅儿蒸完可以蒸十锅左右,也就是大约一百个。
刚出锅的菜蟒最好吃,放凉皮就会发硬,但是吃起来更有嚼劲儿,喜欢吃蒜的一般捣一碗蒜汁子,再来一点儿辣椒油蘸着吃,由于制作简便,也被人们戏称为懒人饭。
年轻人爱油炸,老年人喜清淡,来买菜蟒的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买一个菜蟒回去,再熬点儿稀饭,一顿晚饭就解决了。当然也有喜欢这口的年轻人,他们一个肯定不够吃,两个能吃饱,三个要吃撑。摄影记录|张根栋(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