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处。营建于北魏时期,后经西魏、北周、隋、唐、宋各时期的不断增凿,现存大小窟龛308个,石雕造像2429身,石碑8通,阴刻和墨书题记152余方,遗存壁画彩绘90多平方米,古建遗迹3处。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263窟
第263窟位于北石窟寺主窟群的北端二层,是一个平面呈方形的平顶低坛窟,窟高2.80米、宽3.55米、深3.68米、为盛唐时期所开凿,窟内正壁开圆形浅龛,内雕一佛,龛外两侧雕刻二菩萨和二弟子,南北两壁各雕刻三身立佛,北壁因山体塌陷仅留东侧一立佛腿部残迹,此窟雕刻手法精细,线条流畅圆润,形象逼真自然,堪称唐代的上乘之作。
第263窟东壁主尊佛局部
正壁主尊佛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丰满圆润,内着僧祗支,外着袈裟,右手扶膝,左手置于腹前,掌心向上,结跏趺坐于束腰座上,双眼微启下视,冷静而安详,流露出沉思与智慧。
佛两侧分别站立二弟子,均上着袈裟,下着长裙立于束腰圆形莲台上,右侧弟子眉清目秀表现聪明,憨厚的的特征刻画出温和、朴实的性情,左侧的弟子深沉收敛的眼神塑造出成熟睿智、德高望重的内涵修养和特有的个性。两侧侍立的菩萨,发髻高立,佩戴项圈,均穿长巾天衣,上身袒露,下身着羊肠大裙,南侧的菩萨右手紧握随风摆动的飘带,左手提净瓶,形体优美自然,婀娜多姿,北侧菩萨左手举佛尘,右手自然下垂,头微微侧向主尊佛,身姿微微的倾斜,仿佛聆听佛在说法,被誉为北石窟寺“最美菩萨”。两身菩萨的形象,给人一种大家闺秀般的优雅气质,丰满健康的体态,呈三道弯的“S”型曲线,使人感到一种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含蓄美。
第263窟北侧菩萨
北石窟寺唐代造像衣饰简洁,朴实无华,尤其是菩萨,不同于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华丽繁缛,也不同炳灵寺石窟唐代造像的小巧玲珑,而北石窟寺造像,简练明快的手法,创造出一种具有敦厚含蓄、健康优美的艺术形象。
庆阳市厚积薄发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个字,说庆阳当庆阳遇上春雪,一个大写的美!老家庆阳,最忆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