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窟寺
庆阳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处。营建于北魏时期,后经西魏、北周、隋、唐、宋各时期的不断增凿,现存大小窟龛308个,石雕造像2429身,石碑8通,阴刻和墨书题记152余方,遗存壁画彩绘90多平方米,古建遗迹3处。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71龛
第71龛位于北石窟寺主窟群南段下层,开凿于北周时期,为平面长方形、穹窿顶、低坛基龛。龛高98厘米、宽73厘米、深52厘米。坛基高16厘米、深7厘米、宽73厘米。
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佛通高90厘米,内着僧祇支,外披袈裟,上身衣纹被凿毁,胸前束带,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半结跏趺坐于束腰覆莲座上,袈裟下摆呈两瓣垂于座前。
第71龛主尊佛
菩萨侍立于两侧,通高65厘米。南侧菩萨残损严重,隐约可见披巾交叉于腹际。北侧菩萨宝缯垂肩,上身袒露,戴项圈,下身着裙,裙腰外翻,双手合于胸前,侍立于低坛上。菩萨肩上垂下的天衣搭在手臂上又往下轻贴于身体两侧,使菩萨的身形婀娜多姿,裙摆上几道水波状的衣褶,使这亭亭玉立的菩萨更加妩媚动人。此尊造像采用圆雕加阴线雕刻形式,使其显得更加清新自然、优美飘逸。
第71龛主尊佛北侧菩萨像
整组造像风格别致,线条流畅,在雕刻手法上表现出北周造像洗练概括的艺术特征。
关于举办“诵千古经典·绘书香庆阳” 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庆阳春天的“第一口鲜”,你尝过了吗?听见庆阳,听见春天!四季轮转,时光如诗,编织二十四节气里的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