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这个簸箕好别致哦,是自己动手做的吧?”“对啊,既方便又环保,一个可以用挺长时间勒。”4月10日,都市新闻记者途经贵阳市白云区同心西路时,偶遇环卫工人张燕一行,她随身携带的自制簸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环卫工人何正凤展示自制簸箕
“这个簸箕做起来很简单,材料都是废弃物品,主要包括塑料管、用来装洁厕草酸的桶、滑旱冰的直排轮,用剪刀把主要材料切割好,打好孔再组装,之后用铁丝扎紧,金属片加固,装上螺帽就完成啦。”张燕告诉都市新闻记者,完成一个自制簸箕只要半小时,如今,贵阳京贵环境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白云分公司作业部一中心100多人,人手一个。
自制簸箕是张燕和工友们上班的必备之物
都市新闻记者了解到,簸箕装上滑轮,用起来省力又方便,而且把废物利用起来,体现环保理念。通常一个自制簸箕用上两三年的时间,完全不成问题。
“其实,这个点子就是大家从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张燕说道,工友们在清扫途中发现被丢弃的直排轮,觉得太可惜,就拿回单位储存,达到一定数量后,配合收集到的塑料管、草酸桶等,一起制作便携式簸箕。
市民丢弃的直排轮,成了环卫工人的手中宝。
“在街上工作时,经常遇到市民来问,如何制作这个便携簸箕,我们心里很高兴。”张燕笑称,希望通过自制簸箕,向市民传播环保理念,保护环境。
都市新闻记者 陈龙
编辑 陈茜茜
校对 章虹
编审 廖波 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