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小伙伴心里都有一个国外名校梦,很多更是还未出国,就开始畅想国外校园的美好生活了:“走在宽敞的校园里,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激情洋溢;极具风情的建筑,让人忍不住想多拍几张照;课堂上睿智的导师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学习真是一件乐趣横生的事。”
世界名校的另一面,今天带你见识见识!
这样的想象还真是让人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哦~But,关于国外名校,现实给你的往往比想象中更让人“惊喜”下面,就跟阿管一起走进我们第一期“留学趣知”的高校,看看这几所高校会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一面。
世界名校的另一面,今天带你见识见识!
01伯克利大学最难看的建筑
看到这个你是不是也有一个疑问:“什么?伯克利大学难道不是因为景色优美,所以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的吗?怎么会有最难看的建筑?”别急,且听阿管细细给你道来。先来一睹这个被称为“伯克利最难看的建筑”的芳容:
伯克利环境设计学院Wurster Hall
没错,就是环境设计学院所在的Wurster Hall,几乎每一个接待游客的向导都会在这个建筑前说一句这样的话:“这是伯克利校园最难看的建筑。”
伯克利大学校园
其实单看这个建筑,阿管倒是觉得它并没有那么难看,但是若放在整个伯克利校园内来看,尤其是与中心区艺术学院派那些洁白的希腊廊柱相比,这个建筑确实因为它的外表显得逊色了很多——它由混凝土建成的、完全裸面的10层棱角分明,没有任何繁杂的装饰。也难怪被评为“伯克利最难看的建筑。”
伯克利环境设计学院Wurster Hall
但事实上,这座建筑却代表这一个建筑时代的特点。建于1964年的Wurster Hall,正值20世纪建筑史上的过渡期,二战之后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变革和动荡,以及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建筑师们在这个纷乱的新时代试图批判和继承20世纪上半叶的不同流派,创造出适合当时的建筑风格。
伯克利大学校园
受到飞速而冰冷的工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建筑理论的约束,导致这个时期的建筑强调实用性,排斥装饰。如果你有机会深入内部,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空间细节,可以看到设计者对空间的逻辑和思考。
02斯坦福大学最流行的标语
如果你有幸去斯坦福大学参观的话,你会发现穿着印有“Red Zone”这个标语的T恤的学生在斯坦福内几乎随处可见,这是斯坦福校园里最流行的标语。
尤其是在footballseason时,斯坦福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穿上“Red Zone”T恤为自己的队友加油呐喊,将体育场染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而且在一些有重大比赛时,校园里的各处喷泉都会喷出红色的泉水。
斯坦福大学校园
当然,这种红色不仅充满了视觉冲击,更是斯坦福校园文化和精神的体现。斯坦福是一个美丽的学校,更代表了一种美丽的精神。
03哥大名字里的“八卦”
不知道有没有人仔细地研究过作为常青藤联盟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名——“Columbia Unib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但仔细研究就会觉得非常有趣:为什么哥大会如此强调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呢?
世界名校的另一面,今天带你见识见识!
其实,哥伦比亚大学一开始并不叫哥伦比亚,而是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没错,这跟伦敦的国王学院同属孪生姐妹,都是依英王授命建立。在美国独立之后,为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而更名为哥伦比亚大学。但从哥大的校徽上仍然能看出学校与英国王室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哥伦比亚大学校徽
与此同时,为纪念哥伦布设立的大学,在美国和加拿大就有好几所,包括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好莱坞哥伦比亚学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难怪哥大要在自己名字后面加上“In the City of New York”的后缀了。
哥伦比亚大学校园
当然,哥大与纽约的联系可不止于此。现在位于曼哈顿岛高地的哥大,是常青藤校园里面积最小的,事实上,在此前哥大可是处于曼哈顿城的繁华地带的,但因为纽约市的发展地价不断上升,哥大只好“忍痛割爱”。
哥伦比亚大学校园
但尽管如此,毗邻纽约为哥大学子带来诸多优势,在法律、传媒、金融等领域哥大一直为华尔街输送人才,而哥大的学生也在这样的环境下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纽约与哥大,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存在。
本期关于各个名校的趣闻趣知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啦~有没有觉得意料之外呢?下期阿管还会大家搜集更多跟留学相关的趣闻趣知,学校、生活各个方面都可能会涉及哦,有没有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