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悲催的假躬耕地被历史和文物全面否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14:52:1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191    评论:0
导读

一、汉代擅兴法的存在,决定了刘备不敢跑到防区外的宛城三顾茅庐。在刘备防区内的隆中才是真正的躬耕地。二、正史三国志关于刘琦上屋抽梯的记载证实,在建安十三年以前,诸葛亮和刘琦保持着长期频繁的往来,表明诸葛亮一直在襄阳附近。刘备三顾茅庐也只能在


一、汉代擅兴法的存在,决定了刘备不敢跑到防区外的宛城三顾茅庐。在刘备防区内的隆中才是真正的躬耕地。


二、正史三国志关于刘琦上屋抽梯的记载证实,在建安十三年以前,诸葛亮和刘琦保持着长期频繁的往来,表明诸葛亮一直在襄阳附近。刘备三顾茅庐也只能在襄阳附近。


三、正史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躬耕时的好友徐庶、崔州平故居在襄阳檀溪。也证明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附近。


四、三国时期史书《魏略》记载,诸葛亮躬耕初期的好友,汝南孟公威“欲北归”故乡汝南,彻底断绝汝南正西宛城是躬耕地的希望。


五、诸葛亮主簿杨戏赞诸葛亮曰: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诸葛亮同时献“攀吴连蜀”之策,只有隆中对。这证明隆中对发生在汉江。难道诸葛亮主簿不知道他老板最辉煌的事迹发生在哪里吗?


可见三国时期的史料全面否定的宛城支持隆中。无史宛靠同名碰瓷编造的一切说辞都证明是谎言。


[赞][赞][赞]不仅如此,晋代记载诸葛亮的亲友都是襄阳人或寓居襄阳,以及清代宛城编造的宛城亲友也是襄阳人。诸葛亮躬耕十年亲友圈都是襄阳人或在襄阳,没有认识一个宛城人的事实再次证明真正的躬耕地在襄阳附近。去宛城躬耕还要自带襄阳亲友圈,是宛城人死绝了?还是诸葛亮讨厌宛城人不想和他们交往呢?


宛城“卧龙岗”一词在元代以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蒙古人编撰的《元一统志》为了证明他创造的卧龙岗是躬耕地篡改了史料,将南北朝荆州记》原文诸葛亮作梁父吟的独乐山,从“邓城西七里”篡改到“南阳县西七里”。用篡改的史料证明的宛城卧龙岗能是真货吗?“真货”需要盗抢“假货”的史料证明吗?


宛城卧龙岗武侯祠的记载飘忽不定。元代最早记载的武侯祠、诸葛井等在南阳正西五里,不是今天的西南位置。今天立在卧龙岗武侯祠的文物明太师李东阳《重修诸葛武侯祠记》碑就记载草庐在南阳正西五里。而今天南阳正西五里则是百里奚故居麒麟岗。可见最早的卧龙岗其实是麒麟岗,是百里奚故居。后来史料中还有西北,西南,南阳东的武侯祠记载。这些都证明宛城武侯祠只是纪念地,所以在哪儿纪念无所谓,经常搬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宛城卧龙岗武侯祠的重要文物,明嘉靖皇帝册封卧龙岗武侯祠记事碑记载“卧龙岗此亦隆中地,盖秦以襄阳隆中为南阳郡也”。这则记载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其一,隆中古代确属南阳郡。彻底否定某些造谣者编造隆中属南郡中庐县的谎言。其二,卧龙岗也叫隆中,大概是因为秦代襄阳隆中属南阳郡的缘故吧。也就是说,如果襄阳隆中不属南阳郡,卧龙岗就不会也叫隆中了。那么问题来了,假如卧龙岗是真躬耕地,为什么要叫“假躬耕地”隆中之名?稍微有点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知道事实真相。所以卧龙岗的文物实际透露了襄阳隆中才是真躬耕地的真相。


历史就是历史,谎言永远无法掩盖,狐狸终将露出尾巴。#襄阳头条##历史冷知识##历史真相官##南阳头条##历史#

 
关键词: 隆中在哪里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75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