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离婚女人再婚咋这么难?(离婚的女人再婚难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16:20:5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630    评论:0
导读

每个人都有情绪周期,这是被科学证明过的了。 百科上说,人若处于情绪周期的高潮,就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对人和蔼可亲,感情丰富,做事认真,容易接受别人的规劝,具有心旷神怡之感;若处于情绪周期低潮,则容易急躁和发脾气,易产生反抗情绪喜怒无常,常

每个人都有情绪周期,这是被科学证明过的了。

百科上说,人若处于情绪周期的高潮,就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对人和蔼可亲,感情丰富,做事认真,容易接受别人的规劝,具有心旷神怡之感;若处于情绪周期低潮,则容易急躁和发脾气,易产生反抗情绪喜怒无常,常感到孤独与寂寞。

女人的情绪周期,可能会受“月经”的影响;男人的情绪周期,则表现不大稳定,他们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回避亲密关系,过了那段时间又愿意和爱人如胶似漆。

就连小孩,也有情绪周期。一段时间特别亢奋、能量充足;一段时间特别脆弱,表现得烦躁不安,老爱哭鼻子。

今年我的情绪低潮期,在大年三十晚上来临。我觉得有点疲累,也有点伤感,看到一朵沾有露珠的花,都觉得它在溅泪。我甚至觉得有点慌张,有点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那一晚,我感到特别孤独,那是一种之前从未有过的感受。我忽然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好不容易爬出沼泽地的人,现在又陷入了另一块泥田,似乎一生只配和稀泥共生。所有人都需要我,但除了孩子,好像并没什么人真的爱我。

父母不理解我,因为他们自己都过不好,我甚至心疼他们再无余力关注到我的“矫情”。

我弟多年一人养老婆孩子自顾不暇,以前尚需我帮扶,搞不好他还觉得我不需要他们的关爱,因为我看起来什么都搞得定。

亲人们当中,我是过得最好的。真正爱我的阿姨们年纪大了,其他从未关心过我痛痒的亲戚只会让我担心他们哪天会不会突然找我借钱,然后不还。

我有很多的朋友,有一些可以给到我很好的情感支持,但一想到她们也各有各的不易,就不忍老叨扰。

这种时候,有人给我提建议:你需要一个男人,或者,一场幸福的婚姻。

我感谢提议的人的好意,但这个提议总让我觉得有点啼笑皆非。

我太熟悉这样的劝慰方式了。

有时候,我也会在朋友圈吐槽说,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心情低落。结果,有好几个人直接接上“找个男人就好了”。

讲真,我有点无法理解这样的逻辑关系。我心情低落,是因为情绪周期使然,不是因为没男人。再说了,男人是能治愈一切的灵丹妙药么?你觉得有点辛苦、有点难过、有点低落、有点伤感、有点想哭,那么,找个男人就好了?你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好男人是止痛药、创可贴,或许可以起到点安慰作用,但他们不是“问题解决机”。解决困扰我们的核心问题、情绪问题,更多只能靠自己。

每当某个女性有点情绪,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人们大多会认为她的情绪与男人有关。如果她遇到点什么自己暂时搞不定的事,很多人会觉得:她之所以这样狼狈,是缺一个得力的男人。

相反,男人们若是有点情绪问题或是遇到搞不定的事,人们不大可能去劝慰他:“你呀,找个女人就好了。”

我觉得就是因为人们觉得爱情、婚姻对女人太重要了,甚至认为它可以解决女人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难题,人们才会那么热衷于给女人们张罗对象。

可问题是,爱情和婚姻对于两个心灵强大、成熟的人来说是蜂蜜,对于内心虚弱的人而言却可能是毒药。

找个男人再婚这事儿,刚离婚时我是想过的。

那会儿,我心态不平,潜意识里希望能找到一个各方面条件超越前夫的人,长长自己的志气。现在想来,“你不珍惜我,自然有比你更优秀的人珍惜我”这种心态真是好幼稚。

俗话说,单身久了会上瘾。鬼马如小S,和林志玲一起做节目时,也曾公开表达过对林志玲单身身份的艳羡。

我觉察到单身生活的美妙,真是在离婚一年之后。我突然发现,原来这世界有太多比爱情更有趣的事可以去探索。有时候,我甚至不希望生命中多出现一个人,怕他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令我感到愉悦和舒适的平衡。

越到后来,我越是安于目前这样的生活。一方面,我太忙了,工作孩子老人已经让我再无余力考虑其他,我真没空从头去了解谁;另一方面,我心气太高,很难看上谁,同时也觉得自己对别人而言怕也是很不好惹。

我太懒,正散失掉对姻缘的欲望。

前两天,看一个朋友在微博上说过:一种欲望消失,很多人很恐慌,我却觉得开心(大意)。

欲望变少,其实并不是坏事。“无欲则刚”说的,也正是这意思。一个人有贪欲,必会被这种贪欲所累。欲望少一点,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轻盈一些,我们自己会更接近于自由、无为的状态。

那是种怎样的状态呢?是你怎么着都行。

表现在婚姻上,便是:找个人过日子也可以,一个人终老也无所谓。不排斥结婚,也不排斥单身。一切随心随性,不再活在别人的价值体系中,不再急吼吼想获得什么。

去年,曾经有一个比较出名的网络节目编导找到我,他们有意向邀请我去做一期对话节目,但后来编导了解到我并不倡导不婚主义,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站在节目制作的角度,编导的担心完全是正确的。如果两个嘉宾的观点不是对立的、价值观冲突也不剧烈,那么,那期对话节目就没多少话题度和可看性。

我跟编导说,我自己未必会选择再婚,但我永远不会去倡导不婚主义,因为再婚不再婚那都是人家的自由。有的人真的会因为结婚而更感幸福,我尊重这种选择。

春节期间,一个网友给我发私信说,我关注的某个单亲妈妈博主都有男朋友了,看着她过得挺幸福的,你不想再找了吗?我觉得一个单亲妈妈,只有再婚了而且过得幸福,才算是励志。

很多人认为,一个离异女人不再婚秀个恩爱,总给人一种不够扬眉吐气的感觉。真抱歉,对此我不大认同。人生又不是高考,需要那么多复习和补考干什么?

从心理层面来说,一些离异女性没啥再婚意愿,不一定是“一朝蛇咬,十年怕绳”,而是看清了婚姻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女性进入婚姻后可能会受到的掣肘,找到了另外一种让身心灵更放松、让自己更感舒适的生活方式。

此时,她们追求的人生幸福早已不是“旁人艳羡”,而是“自在”。

离异女人再婚意愿不大,不是因为没人要或找不着,而是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大部分离异女人对第二段婚姻的婚姻质量要求更高,也更不愿委身将就,也因为自己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得挺好。

再者,每个人的机缘不同,姻缘这种事儿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然你当真以为爱情就是长在树上的苹果,你随便摘下来就能吃?

很多人衡量一个人离婚离得值得与否的标准不是你是否过得比以前幸福,而是你有没有再婚。

在他们的观念里,离异后单身=过得凄惨,离异后再婚=过得幸福。

可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再婚只不过是婚姻形式的一种,跟初婚并没有什么不同。你真要是又找错人,很有可能又陷入另一场痛苦的漩涡。

曾经有人在业主群里讲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个离婚女人,再婚时找了一个比自己小15岁的老公。两人结婚几年后,男人想要个孩子,可女人当时年纪已经有点大了,算是高龄产妇。

为了保住婚姻,女人还是冒死怀孕了,结果从怀孕开始,身体就出各种状况,生完孩子以后就中风了,偏瘫,只能躺床上。

我不相信一个让妻子冒死为自己生小孩的男人,能在妻子偏瘫后,伺候她左右。

我们这个社会很多女性,总是把婚姻看得太过重要,比自己要重要。可是,婚姻只是身外之物而已啊,它甚至都没有钱重要。

搁我这,男人骗我感情可以。感情么,骗了也就骗了,至少我曾经感受过的快乐是真实的。骗我“色”也可以,性这事儿,都是大家一起爽的,何况我姿色平平,指不定是谁骗谁呢。

但是,对方若是敢骗我钱,敢做任何有损我健康的事儿(比如我不想怀孕时对方不戴套)......我不一定会削死他,但离开他的志气还是有的。

这个社会对男性太宽容,所以女人更要懂得对自己好。我这里说的对自己好,并不仅仅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钱,还有——不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中。在不违反公序良俗、不伤害到别人的前提下,我们自己怎么活着舒坦,就怎么活。

我知道,对很多姑娘而言,不到一定年纪可能是破除不了“人一定要结婚才能幸福”这个执念的。很多离过婚的女人,潜意识里也觉得自己只有再婚才能幸福。

可是,幸福才是终极目的,再婚不是。

很多人搞错了这个先后次序。

为了再嫁而离婚的人,往往结局好不到哪儿去,而为了过得更幸福而离婚的,不管离婚之后是保持单身还是再婚,往往反而能把小日子过好。

一般离婚了就都会晒美食晒旅游,显示自己走出来了,这家伙一直在说离婚的事,好丧,本来想看看有啥正能量语录没,原来还在聊离婚这事。

看到这句话,我笑得肚脐眼都有了双眼皮。原来离婚了之后晒美食晒旅游就能“显示”自己走出来了?这人对生活的认识得有多肤浅。

晒美食、晒旅游只能显示当事人在吃美食、旅游且爱晒,除此之外还能显示出啥?我要推广离婚书,不聊离婚聊啥?

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聊氢氦锂U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U钾钙U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玖啃砷硒溴U钼U榷U?

先前说过,我不是主张不婚或不再婚。我主张的是,哪种生活让你过得舒坦,你就选哪种。

这种舒坦,不是说随时随地感到舒坦,而是指“大概率”、“大部分”、“过得去”。

“再自在的单身生活,比起自在又幸福的二人世界,多少还是少了那么点东西。”这句话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是,人生就像树叶一样,没有完美的叶子。每个人生命中都有缺憾,关键是看你怎么面对、看待和解释这些缺憾。

“自在又幸福的二人世界”,是非常少的,即使有,也必有其他缺憾相伴。有人说,最幸福的婚姻,都会有五百次想掐死对方的想法。即使是模范夫妻的婚姻,也不可能时时处处幸福。

某些缺憾,是生命中必有,跟单身还是已婚没多大关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出身好、貌美、多金、健硕、名利双收、家庭幸福,但这可能吗?

在知道“人生必有缺憾后”,很多人选择了让内心感到更充盈的生活方式。比如,单身女性不想婚、离异女性不再婚,或是找到一个爱人,与之共度一生……这些都是可以的。无好坏,无优劣,自己觉得自在,最重要。

我们追求的是平凡生活中的自在,而不是超凡生活中的完美。

我骨子里觉得爱情和婚姻本质上也不过就是一场幻梦,人生本质上就是一场虚无。温暖是暂时的,寒凉是永远的。

我以前曾因为生孩子时前夫不肯陪护而耿耿于怀,现在只觉得那也是段有趣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只活自己的生死,他人不过就是这个生死场里的道具而已。这个道具,可有,也可无。

世上两件事,是越努力越没用的,一是爱情,二是入睡。所以,在这方面我并不打算要去努力,有机会我当然愿意尝试,没机会也懒得争取。有些东西,看淡了也就那么回事,没得到之前想要,得到以后无聊。

“离婚女人要再婚,才是人生赢家”。我们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们是否感到幸福只有我们自己能评判。

我是70后,身材高挑,姿色中等,在三线城市有自己的房子,有两家生意还不错的店面,经济条件不算差。前两年,因为我接受不了老公家暴而带着儿子离开了他。

离婚后,我也一直尝试着去找对象,别人也给我介绍过不少,但都不合适。他们要么条件很差,要么品行不好,我一再降低要求还是找不到合适的。

条件差的,我看不上;我看得上的,看不上我。很多起初对我印象还不错的男人一听到我离异带娃,基本就不会再跟我进一步发展了。

让我感到气愤的是,前夫那样的人渣居然也找到了再婚对象,而我至今孑然一身。

我很苦恼:离婚女人再婚怎么这么难呢?难道离婚男人真的是个宝,而离婚女人就真的是棵草?

当今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在一线城市,可能每十对夫妻中就有两到三对离婚。很多男人离婚后很快就再婚了,而大部分女人离婚后就一直单身,尤其是带小孩的女人再婚率更低。

传统婚恋观导致离异女性再婚的选择范围比男性小。

在中国式婚姻中,女人最被看重的价值不是她本身的价值,而是她身为女性的生育价值。这个生育价值,包括年龄、身材、颜值、育儿能力等等。

从小,女性就被告诫,要趁年轻貌美(生育价值最高点)早点嫁人,因为青春就是吸引和挑选优质男人的最大资本,错过了时机,你就只能被挑选了。离异女性大多年纪比较大,这在婚恋市场上就“吃亏”了一大截。

中国人大多有“第一次”情结,买房要买新的,家具电器要买新的,初吻是最难忘最珍贵的,在某些场合女性的初夜甚至可以被拍卖出高价……初婚,自然也是最被重视的。很多人初婚大办婚礼,二婚就尽量低调,像是怕人知道自己曾离过婚。

一个离过婚的人,无论男女,多多少少会让人觉得像是“被用过的”,有过婚史生育史的女性更是被物化为损耗比较严重的“二手货”。当你把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当成被用过的物件放在婚恋市场上一衡量,自然显得价值不高。

男性嫌弃再婚女性有过婚史和生育史的心理,其实也是“处女情结”的变种。

同样是有过婚史,社会对男性显然要比对女性友好很多。

离过婚的男人被称为“二手房”,虽然被“用过”,但价值不菲。如果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他们的收入水涨船高,在婚恋市场上他们还会变得特别“抢手”。

而离异女性就不同了,她们会被视为“二手车”。如果她们带个孩子,很多男人会嫌弃她们带个“拖油瓶”,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为妻子的价值。说到底,就是只想享受她们能提供的服务,却不愿承担她们曾有的过去。哪怕那些“过去”她们能自己承担,也总有男人会认为她们无法全心全意为自己所“用”,而对她们心生怯意。

在这样的传统婚恋观的影响下,许多未婚男人只愿意选择未婚女人、再婚男人也只愿意选择未婚女人,离异女性就被“剩”了下来。

经济或孩子问题成为离异女性的再婚障碍。

在社会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单亲妈妈贫困。

单亲妈妈,大多有房有车,经济状况良好,但我知道,在中国,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我们的社会,分为很多个阶层,处于金字塔低端的阶层深受贫穷困扰,而女性更是低端的底端。很多低阶层女性宁肯在一段无比痛苦的婚姻中挣扎,也不敢离婚,说到底是因为经济原因。

一旦离了婚,她们的生活质量可能会大幅度下降,孩子的境况也跟着变糟糕。丈夫对她们而言,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这让她们在面对离婚问题时投鼠忌器。

很多单亲妈妈缺乏专业的劳动技能,在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之后,又不得不走出家门进行就业,但是摆在她们面前的却是就业能力的问题,因为她们几乎不具备职业、教育、社会联系、家庭等方面的任何优势。

单亲妈妈贫困,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机会贫困”。抚养和照顾孩子,是一件极其消耗时间、精力、体力、资源的事。养育孩子的负担,让她们与很多可能让自己境况变好的机会失之交臂。

很多单亲妈妈在离婚后,时间、精力只够挣钱养家和照顾孩子,根本腾不出精力去恋爱。也有一部分人,为了找长期饭票而混迹在婚恋市场,但越是这样,就越是找不到。

相比之下,男性的状况似乎好得多。

盖因立法者多为既得利益集团,我国婚姻法对女性(特别是家庭主妇)不大友好。一些西方国家男性“离一次婚就返一次贫”,而我国很多男性,离婚后该吃吃、该喝喝,即使不支付孩子抚养费,法律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经济条件好的离异男性,在婚恋市场上依然“抢手”,刚送走一个黄脸婆就迎来一个美娇妻;经济条件差的离异男性,过着“孩子你养,钱我没有”的癞皮狗生活,破罐子破摔。

相比之下,他们的原配就显得苦逼一些,特别是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生活压力不小,择偶范围窄,大多数人除了守着孩子过完余生,似乎也没其他更好的出路了。

离婚女人再婚难,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是由很多社会原因导致的。但我觉得,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离异女性没人要”,而是“离异女性再婚意愿低”。

都说离婚后女人在择偶市场上不如男人吃香,可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离婚后还愿意出来找对象的数量,男人比女人多很多啊。

这一点,从男性女性丧偶后的表现中,也可以看出点端倪。男性丧偶后,大多耐不住寂寞,需要赶紧找个人来照顾自己,甚至不管对方是谁;而女性丧偶后,却可以寡居很多年而怡然自得。不信你去看看城市里、乡村里,到底是寡妇多还是寡妇多就明白了。

男性的抗击打能力,其实并不显得比女性强。

你以为只有离异女性才会面临舆论的羞辱?男性也有的。

在职场、生意场上,流行着一种比较不客观的言论:“连老婆都搞不定,还搞得定员工(生意、工作)?”很多离异男人为了展示自己“搞得定”,可能会在离异后快速开始下一段婚姻。

在传统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离异男性之前有前妻料理家事,一旦妻子离去,家庭生活几乎就陷入混乱和瘫痪。此时的男人就显得苦不堪言,急需寻找另外一个“贤内助”填补空缺。

女性大多情感外露,离异后可以通过倾诉、流泪等方式宣泄婚变带来的不良情绪,而传统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导致他们当中很多人更难自我消化,更容易求助外界的力量

比如,很多男人离婚后有一种羞耻感、挫败感,所以想尽快以再婚的方式雪耻,以结束这种感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男人再婚时,择偶要求并不高,“能凑合着用”就行,而女性则相对比较挑剔。

离异男人确实比离异女人在婚恋市场上有更多机会,但请注意只是他们比我们选择范围多点,但若说遇到真爱的几率,那真的是不分男女、人人平等,看各人造化和运气了。

结婚机会多真的并不代表能获得真爱幸福。我身边这样的所谓“三高”离异男也比比皆是,很多也是凑合着再婚的,可是不是都比第一段婚姻幸福?我听过太多他们的答案,呵呵,那还真的不见得。

所以男人们不要以为更好的在后面,还是且行且珍惜吧。真不信你离个婚试试,看看你们自己是不是就一定能找到更美更贤惠更优秀更懂你理解你包容你的女人?就算找到,那这个女人是不是同样也爱你?不一定的。

很多女人再婚难,不是因为没人要或找不着,而是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大部分离异女人对第二段婚姻的质量要求更高也更不愿委身将就因为自己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得挺好。

在中国,女人要愿意将就,想找个男人还不容易?而男人找女人?啧啧,去红灯区走一遭就知道了,你若没钱连门都进不去。

我身边离过婚的女人特别是单亲妈妈们,要么就踏实、安稳地带着孩子过,要么就去进修学习或创业赚钱,要么游历世界,要么追求兴趣爱好或精神提升去了,基本都不怎么出去找对象了。

离异女性再婚意愿低,这不仅仅是中国特色,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哪怕在女权状况比较好的西方国家,离异女性的再婚几率也低于男性。

英国一项对2000名成年人所进行的研究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更期待再次进入一段婚姻,有再婚意愿的男性比例是愿意再婚的女性的两倍。调查发现,47%的离婚男性很愿意再次结婚。与此相反,在离婚女性当中,只有20%的女性会考虑再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男性更容易在婚姻中享受到红利

“女人说:

我想偶尔跟朋友出去,不想失去单身的自由;

我想高兴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变成理所当然的煮饭婆;

我想花钱打扮自己让自己开心,不想每天想着要怎么省钱贴补家用;

我想当妈妈永远的心肝宝贝,不想提心吊胆不知道婆婆什么时候会嫌我;

我想当永远的情人,不想在努力当个好老婆时,还要当老公的另一个妈。

男人说:

结了婚,你当然要以家庭为重,不能老是往外跑;

结了婚,你当然要入得了厨房,洗手做羹汤;

结了婚,你当然要为两人的未来打拼,分担家用;

结了婚,当然要把我的家人当作你的家人一样;

结了婚,当然要做好老婆的本份---照顾好老公。

所以女人不懂…

那我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爱你跟你说过的爱我一样多,

可是结了婚,我却要改变那么多只为了当你的老婆;

我只能有你这一个朋友,还要当个抓住你的胃的煮饭婆;

你有工作,不一定会养我,只因为我也有自己的工作;

你娶了我只是身边多一个人,我嫁给你身边却是多了一家子人;

你们都过着习惯的生活,我却要舍弃我习惯过的生活。

所以男人啊,当你有天想问女人为什么不想结婚时,

请先帮女人想想,跟你结婚有什么好的呢?”

如果女人结婚后就成为了义务主体,谁还愿意前赴后继地去结婚呢?离异女人大多在前一段婚姻中没享受过红利,若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共创幸福生活,又怎么会愿意再次踏入婚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离异女性不愿再婚,其实跟“剩女问题”一样属于社会问题。

未来,如果中国直男癌群体依然很庞大,如果男人们还是把女人工具化,不愿意重塑自己的婚姻观、女性观,那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女人不愿意结婚。

这里的女人,不仅包括未婚“剩女”,也包括广大离异女性。

如果一个离异女性没有谈恋爱也没有再婚,很多人会揣测说:她一定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其实,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很多离异女性是发现了生活中原来还有很多比婚姻、比男人更好玩、更有趣、更有意义、更能让自己快乐的事儿,所以对于曾经尝试过的东西兴趣度没那么大了?

离婚后再婚,当然值得祝福,但离婚后不再婚,也不该被同情啊。

 
关键词: 初夜进不去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853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