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1948年,中原局面复杂,刘邓给中央发报:请陈毅任中野司令(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19:38:2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048    评论:0
导读

1948年,中原局面复杂,刘邓给中央发报:请陈毅任中野司令! 朱德和毛泽东 1948年春,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进入城南庄,住在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里。城南庄在中共中央的历次驻地中,算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因为毛泽东等人在此地逗留时间很短

1948年,中原局面复杂,刘邓给中央发报:请陈毅任中野司令!

朱德和毛泽东

1948年春,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进入城南庄,住在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里。城南庄在中共中央的历次驻地中,算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因为毛泽东等人在此地逗留时间很短,只待了40来天,就赶赴西柏坡了。

但在城南庄期间,中央做出很多影响全国战局的重大决策,特别是淮海大决战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城南庄期间确定的。

解放战争进入一个特殊阶段,国共决战已经在酝酿中,完全可以这样说,这期间哪一方的决策正确,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哪一方。

李达、邓小平、刘伯承和蔡树藩

1948年4月25日,毛泽东给“五大书记”中的另外4人发报,准备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毛泽东罗列了8项会议议题,其中第6条和第7条和中原局势有关:

第6条是关于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第7条是刘、邓建议的事宜。虽然看起来这两条没有什么关系,但本质上,这两条实际是同一条。

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事情的背景。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虽然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把国民党统治腹地搅得七零八落,蒋介石排兵布阵捉襟见肘,逐渐陷入战略被动,所以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基于类似的目的,毛泽东想派奇兵再来一次更大更远的跃进,直接跃进到长江以南,而跃进江南的重任就落在了华野副司令员粟裕身上。

粟裕

不能不说,毛泽东用兵向来神出鬼没,跃进江南的战略举动确实是大手笔,派用兵如神的粟裕率叶、王、陶3大纵队深入江南,一方面开辟新的解放区,另一方面把国民党江南统治区搅个天翻地覆,更重要的是,此举势必将围困中原战区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吸引南下,从而减轻中原的压力。毛泽东对此举寄予厚望,称为“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

3大纵队下江南的战略任务告诉粟裕之后,这位百战名将陷入了沉思。

一方面,他对该战略的制订者毛泽东和陈毅一贯十分尊重,而陈毅更是他多年的老领导;另一方面,精于算计的粟裕对这一战略有些疑虑。

张震

因此,粟裕对这一任务做了两手准备,他一方面动员叶、王、陶纵队准备渡江,据张震回忆,下江南已经万事俱备,只要中央一声令下,10万大军即刻启程;但同时,粟裕把他的顾虑先和几位军中的宿将通了气,这些人包括他的上级陈毅以及中野的刘伯承、邓小平以及李先念等。

最令粟裕担心的是粮食补给问题,千里流动作战,深入敌后,没有根据地群众的支持,筹粮成为重中之重,根据粟裕的经验,10万大军的军需在江南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十万之众进入江南山区,渡江固为极大困难(只要能渡江,军事上其他困难尚易克服),但粮食补给则是长期的严重问题。没有粮食,一切都等于零。

第二个严重问题是伤病员,在没有后方的情况下,战争带来的伤病员怎么处理?带上不现实,丢下更不可能:到处都是反动统治势力,没有群众基础,一仗打下来,伤员无法安置。抬着伤员行军打仗,是非常困难的。

最后,也是粟裕最怀疑的,就是千里跃进江南能否真正起到调动敌军、减轻中原压力的目的。他分析,此举最希望调动的敌军中,战斗力强悍的桂军李宗仁白崇禧的班底,蒋介石不会让他们过江南放虎归山;而美械嫡系部队蒋介石更是会让他们留在中原,不会南调。

因此,3大纵队下江南很可能是损失很大,战果很小。

粟裕和陈毅

毛泽东在“发会议通知”时,讲到的第6条,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其实就是讨论粟裕的意见。

而陈毅的意见则是坚决赞同3大纵队下江南的举动,为此,他还十分兴奋地写下一首七律,表达了对胜利的展望和对粟裕的极大信心:

小住杨沟一月长,平衡左右费思量。

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要擒王。

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

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在毛泽东和陈毅共同制订的3大纵队下江南的战略构想中,会成立新的东南野战军,而陈毅正是东南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

陈毅和毛泽东

但、最近一个月来,粟裕和陈毅多次沟通,粟裕在向中央“斗胆直呈”自己意见的同时,也和老上级陈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粟裕认为,与其派3大纵队进行冒险式的孤军深入,不如集中兵力,在中原和黄淮地区打几个大仗,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粟裕在4月18日向毛泽东和中央发了一封3000字的电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很明显,在这封电报里,他和陈毅的意见已经得到统一。陈毅就是这样一个能坚持原则但从善如流的领导人,毛泽东选择他坐镇华野真是没错!

油画:五大书记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思忖良久,感到事关重大,因此决定召开会议来商议此事。这次会议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即著名的城南庄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之外,还有书记处候补书记彭真,华北军区负责人薄一波和聂荣臻和中原战区领导人李先念等人,华野的陈毅和粟裕作为当事人自然也是重要参加者。

这次会议对很多人来说是绝对的久别重逢。

不说别的,单就是“五大书记”,自从在撤离延安后分成毛周任和刘朱两部分后,已经一年没见;而毛泽东和粟裕的上次见面,竟然是在17年前的中央苏区时代!为了迎接许久不见的老战友,毛泽东一反从不出门迎接党内同志的习惯,大步走到门外,与粟裕热烈握手!

毛泽东给陈毅授勋

城南庄会议上,粟裕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自己不主张3大纵队过江,而是集中兵力在江淮一带打歼灭战的原因。最后,粟裕的主张获得通过。在淮河和海州一带作战,就是淮海大战的雏形!

5月7日,毛泽东单独找粟裕谈话,告诉他,陈毅不回华野了,以后华野的事情由你来提纲。

粟裕听到这个消息很意外——其实,不仅粟裕意外,就是陈毅本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也很意外!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陈毅在华野和粟裕配合得好好的,毛泽东要把他调走?这缘于刘伯承和邓小平的一纸电报!

薄一波、蔡树藩、李先念、粟裕、彭真、朱德、陈毅和聂荣臻

当初毛泽东和陈毅制订3大纵队下江南战略计划时,主要就是为调虎离山,减轻中原地区的压力。

中原的形势异常复杂,当年李先念在中原腹地率师突围的时候,损失就很大,之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虽然达成了战略目的,但损失同样很大,不仅部队减员严重,而且所有的重武器都被迫扔进了黄泛区的烂泥里!

中原敌情严重,而解放军则来自不同的地方,西有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东有陈、粟的华东野战军,北有聂荣臻的平津战区和徐向前的山西战区,因执行战略任务而“瘦了很多”的中野感觉到难以支撑,必须有强援加入进来。

于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在1948年4月20日,致电毛泽东、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区的人员安排提出了以下建议。

贺龙、邓小平、周恩来、朱德和陈毅

在刘邓给中央的电报里这样说:“中原局面太大,情况复杂。现在中原局的能力实难胜任,因此再作如下建议。

首先,中原局由彭真担任第1书记,由陈毅和邓小平分任第2和第3书记——当时中原局的第1书记是邓小平。

其次,由陈毅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当时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都是刘伯承,而陈毅则是华东军区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最后,如果粟裕暂留中原的话,则请他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

粟裕、杨尚昆、许世友和叶剑英

刘邓的电报考虑得很详细,也很周到,当然也非常谦虚,如果按这份电报的安排,刘邓就彻底让出了中原的党政军大权,第1书记是彭真,军区和野战军司令员是陈毅,副司令员则是粟裕。

毛泽东和中央仔细考虑了刘邓的电报,部分同意了电报内容:

陈毅调中原局,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2书记(第1书记仍为邓小平)、中原军区第1副司令员和中原野战军第1副司令员。

而毛泽东考虑到陈毅在华东的重要影响和粟裕坚持“陈军长不能走”,最后陈毅在华东的职务全部保留,而由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

著名的城南庄会议,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探讨,确定了几项重大决策,从实际效果来看,堪称英明!

首先是毛泽东和陈毅制订的3大纵队下江南战略被否定,而代之以在淮河和海州一带打大歼灭战,淮海大战的初步规划出台。

其次,陈毅调往中原,虽然从一个威震一方的诸侯调任刘邓的副手,但性格耿直的陈毅丝毫不介意,虽然失落感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但从未影响工作。特别是有段时间邓小平前往西柏坡向中央汇报工作,同时参加政治局会议,他不在的这段时间,中原局的工作完全由陈毅主持。陈毅在中原局的工作,不仅和刘邓配合默契,极大推进了中野和华野的合作,也促成了刘邓和陈毅三位伟人的战斗友谊。

1972年陈毅去世,已经基本失去行动能力的刘伯承坚持来看老战友最后一眼,双目失明的他以手代眼,把陈毅从上到下摸了一遍,禁不住老泪纵横,他颤声呼唤道:陈老总啊,我刘瞎子离不开你这支拐杖哪!

刘少奇、毛泽东、刘伯承、陈毅和李立三

 
关键词: 中原逐鹿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705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