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中原逐鹿,淮海刀锋(组诗第三首)支前:决胜中的民间战争要素(逐鹿中原淮海战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19:38:2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202    评论:0
导读

决胜:中原逐鹿,淮海刀锋(组诗第三首) /黄东风 支前:决胜中的民间战争要素 我听见一支歌在沂蒙山响起 跟着独轮车推过崎岖破碎的山河 日夜不停,响彻淮海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做军装,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从血泪斑斑中站起来的

决胜:中原逐鹿,淮海刀锋(组诗第三首)

/黄东风

支前:决胜中的民间战争要素

我听见一支歌在沂蒙山响起

跟着独轮车推过崎岖破碎的山河

日夜不停,响彻淮海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做军装,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从血泪斑斑中站起来的穷人们

拿到了田契刚种上庄稼的穷人们

他们从沂蒙来,他们从胶东来

他们从豫东来,他们从冀中来

他们这样慷慨激昂的鼓舞自己

也激励着华野的将士,威慑着敌人

550万滚滚洪流向着同一个方向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参与了战争

他们比枪炮更能战胜敌人

我看见那一双双男人的手、女人的手

推车的手、舂小米的手、做军鞋的手

在寒冬腊月为战士们搓热了寒冷

在战场后方搭起用不枯竭的补给站

“把缸底扫干净,所有粮食都给孩子们

让他们吃饱了好打敌人。”

老人们用凉水欺骗着饥饿的胃肠

虚弱的身体排列成高山

纺车在转,织布机在响

做军鞋的针在黑暗中忙碌

它密密的针脚刺破寒冷

把妹妹的体温、大嫂的体温

大妈的体温、奶奶的体温

一层一层缝在战士们的脚底

他们把淮海大地上的冰雪踩成攻击的惊雷

那些独轮小车,曾经推着奶奶推着娘

推着女儿成为新娘的小车

曾经推着饥荒、战乱和恐惧四处逃难的小车

1948年的冬天焕发了生机

它们满载着粮食、弹药和衣物

以冲锋的姿态排成绵延不绝的阵列

从无数的村庄院落里一直排到阵地前沿

它们作为解放军的新型武器装备

被一双双朴实粗糙的手操纵着

向争夺土地的敌人反射致命的武器

这样的小车停靠在哪里

哪里就枯木逢春春暖花开

这样的小车被推到哪里

哪里就涌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这股摧枯拉朽的力量使华野无往不胜

大军向前,胜利的车辙伸向淮海腹地

更深的车辙更多的脚印紧随推进

担架队跟随战士们匍匐、冲锋

弹药向前,白面馍馍向前,车辙向前

伤员向后,国军俘虏向后,担架向后

胜利在连续不断的牺牲中前进着

士兵们倒下去的速度支撑着胜利的速度

血河向前流着,独轮车与担架在血河里激荡

只要血河在流,它们就永不停歇

那个叫唐和恩的人,从莱东县阳村出发

用独轮车推着对解放的渴望

一路向南,一直向南

他支前的车轮碾过盛夏碾过严冬

车辙里红色的旗帜一直延伸到淮海

莱芜红了,济南红了,鲁南红了

他把滚滚洪流推过黄河,推过泰山

他用一根竹竿记下胜利的征途

从一场战役到另一场战役

从一次胜利到另一次胜利

唐和恩在三尺竹竿上记载着车轮的速度

一直把胜利向前推进了4000华里

 
关键词: 中原逐鹿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705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