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在泰安每4个成人就有1人患这种病,会危及生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5 09:22:2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334    评论:0
导读

一:亲身经历 小编是一名码农,工作压力很大。有天下午头痛欲裂,以为是感冒,去公司医务室检查,医务室的老医生很有经验,听完状况就掏出了血压计,一量,110到180。医生感慨我还活着真不容易,让我抓紧去医院,而我已经接近吓尿,无数个程序员脑溢血

一:亲身经历

小编是一名码农,工作压力很大。有天下午头痛欲裂,以为是感冒,去公司医务室检查,医务室的老医生很有经验,听完状况就掏出了血压计,一量,110到180。医生感慨我还活着真不容易,让我抓紧去医院,而我已经接近吓尿,无数个程序员脑溢血暴毙的新闻跑马灯似的在我的脑海中掠过。这一年我27岁。

后来去医院检查,医生对我小小年纪得了高血压也有些奇怪,直到我表示自己是山东人后,医生恍然大悟。

二:山东有多少高血压患者

于是回去查了一下资料,知道山东有多少高血压患者么?超过2000万!要知道山东总人口才9789万,这意味着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山东人都患有高血压,具体到成人,这一比例接近四分之一。

三:为什么山东人容易得高血压

这个就跟咱们山东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系了。山东菜一直有“油乎乎,黑乎乎,咸乎乎”的“美誉”,问题就出在这咸乎乎上。

山东人是出了名的不怕咸,人均每日烹调用盐量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6克的2.1倍,加上零食中的隐形盐,实际吃盐量会更高。吃盐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的主因。

你家吃盐过量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主妇觉得家里做的饭比餐馆口味清淡,在家吃饭盐量不会超标。

市民刘女士做饭时放盐的量以调味罐配送的小勺为标准,做蔬菜时放将近一勺盐,做红烧肉等肉菜会放一勺多盐。做汤时放半勺盐,一般每顿饭三菜一汤,至少用盐三勺以上,一家三口人平均每人一顿饭一勺盐。

看到山东居民每日烹调用盐超过推荐量的一倍以上的消息后,刘女士拿出厨房专用秤测了测,结果令她吃惊:一平勺盐就是6克,也就是说一顿饭就吃了一天的盐量。

调味瓶中的勺子难道不应该是专制的吗?刘女士特意到超市里看了看,其中五个调味罐中的小勺和她家的一样大小,只有一个标注为控盐勺的小勺稍微小些,一勺盐2克,正好是一顿饭的用盐量。

除了烹调时用盐外,蔬菜水果甚至一些甜味零食中也含盐,比如番茄酱、蛋黄酱、沙拉酱、糕点等。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生活中不少食品含钠,专家把这部分盐称为“隐形盐”,每人每日6克食盐的摄入量应把“隐形钠盐”计算在内,但零食中尤其是甜味食品中的钠很容易被忽视。

据一些食品包装中的营养成分表来看,曲奇饼干钠含量365mg/100g,切片面包500mg/100g,山楂味的维维嚼益嚼钠含量200mg/100g。略带咸味的零食中钠含量更高,乐事原味薯片钠含量154mg/100g,吮指红烧肉等调味薯片200mg/100g,盐焗杏仁321mg/100g,火腿肠590mg/100g。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说法,在氯化钠(食盐)中钠所占比例近40%,故1克钠可换算为2.5克盐,所以营养标签上的钠含量乘以2.5就是含盐量。按照每天6克盐的使用量,钠不得超过2400毫克,也就是说,吃两片面包加个火腿肠,就等于摄入了一顿饭的盐量。

成年人吃多了盐容易得高血压,但有些主妇认为让孩子多吃些咸味菜,能调节口味,增进孩子食欲。其实不然,儿童日常进食盐量过多易引起心血管方面疾病,还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影响骨骼生长,因为钠摄入过多会间接造成钙质的流失。因此每天每个青少年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4克。

四:到底怎么办?

对于“重口味”的泰安人来说菜里盐少了就没滋味。那么,不妨换成低钠盐。普通盐中氯化钠的含量超99%,低钠盐中氯化钠含量在70%左右。

低钠盐口感和普通盐差别不大,主妇放相同的盐量,一天能少吃三分之一的盐。低钠盐中还有30%的氯化钾成分,钾和钙对钠有对抗作用,补充钾和钙可促使钠排出。“想少吃盐还要美味,就要纠正口味过咸而过量添加食盐和酱油的习惯,对于每天食盐的摄入量要总量控制,不要放一大缸子盐在灶台边,而是用小勺子分成均等小份,按每餐每人的标准烧菜。如果做菜要放酱油或酱类,应按比例减少用量。”将家中的盐勺换成控盐勺有利于主妇控制每顿饭的盐量。如果没有控盐勺,做菜不要凭感觉放盐,最好尝一下,确认太淡再加盐,每次只加一点,边尝边加。

健康饮食应该多醋少盐。主妇可利用醋、芝麻酱、香料调味,可加蒜、葱、胡椒等变换口味。另外可采用“餐时加盐”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待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这样会使盐仅附着在菜肴表面,只放一点盐但吃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

泰安历史、民间传说、新闻、爆料、摄影、美食、故事、小说、散文、诗歌、纪实等作品,欢迎投稿。投稿邮箱:toutiaotaian@126.com,知泰安君微信号:zhitaian,知泰安君也开通微博号@知泰安,欢迎来互动。如果您对泰安老故事、历史、文化、传说、民俗感兴趣,请关注(知泰安)公众号。

 
关键词: 维维嚼益嚼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7329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