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和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GVL怡境文旅集团联合主办的“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下称“蜜蜂计划”)在广州花都区宝桑园正式开营。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花都区文广旅体局,花都区农业农村局,赤坭镇、狮岭镇党政有关领导,广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联盟、暨南大学等院校和协会及相关各界人士参加了开营仪式并进行沙龙分享。
开营仪式上,主办方组织了以“以人才为引领,乡村运营如何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圆桌沙龙,各方嘉宾就乡村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一致希望能够通过多方合作,为乡村和广大青年人才搭建起双向对接的桥梁,以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团队支持,助力青年人才在乡村更好发展,同时为乡村建设构筑科学的支撑力量。
据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蜜蜂计划”着眼于乡村青年人才振兴,聚焦乡村振兴中的乡村运营板块,旨在吸引、凝聚、培育一批对中国乡村充满热爱并立志于投身乡村建设的青年人才,通过为期3—4周的理论培训和乡村实践教育,着力提升他们的乡村运营能力,希望借助这批“星星之火”,示范引领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加入乡村振兴行列。
强强联手:共同培育乡村振兴的青年人才“后备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是关键。近年来,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泛开展青春建功乡村振兴行动,大力实施“领头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发掘、培养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青年人才,大力引领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着力培育乡村振兴的青年“后备军”。
“我们通过组织开展‘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推动成立市、区两级青年乡村振兴促进会,举办乡村振兴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返乡创业青年搭建项目交流展示、跨领域合作、投融资对接的平台。”团市委青年发展部负责同志介绍,“蜜蜂计划”将帮助有志于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了解乡村新变化,体验乡村新产业,适应乡村新岗位。“对于城乡青年而言,乡村拥有广阔天地,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就业空间。特别是乡村振兴急需运营型人才,更是可以让城乡青年发挥自身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强的优势,迅速在运营管理领域获得经验和成长。”
乡村青年人才培养需要专业化的合作团队。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方之一、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围绕基金管理、农业科技产业投资、乡村文旅产业投资、乡村人才学院四个板块进行布局,投资打造了莲花出水农科小镇、云水间人文小镇等乡村振兴项目,并于2019年发起设立广州乡村人才学院,培养面向未来的“乡村CEO”。
“乡村人才学院成立后,我们陆陆续续投了很多项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体会到在乡村工作中人才是非常稀缺的。”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事业部总经理陈俊彤说,“在我们这个语境之内,乡村CEO指的是两类型人才,第一类是产业型的人才,另外一类是乡村治理的带头人,目前我们主要培训的是面向产业的人才。”
“乡村振兴领鹰人才培训(浙江站)”“农产品品牌打造和电商营销策略”、增城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集中培训班……目前,乡村人才学院累计培训人数达6000人次,覆盖423条村、300家涉农企业。
另一个联合主办方、GVL怡境文旅集团则深耕文旅板块多年,以文旅策规、收储咨询、投建顾问、全域招商运营等全域旅游资源整合业务,已服务超50+全国地方各级政府,积累了丰富乡村运营经验。同时,怡境持续多年开展大学生乡村夏令营,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
“蜜蜂计划”:聚焦乡村运营为产业发展持续“造血”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运营的目的就是为乡村植入能持续造血的产业。通过乡村运营手段,能够成功挖掘乡村文化、盘活闲置资源、联动村落产业、招引有实力的投资商,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增加,并借此转变村民观念理念。“蜜蜂计划”聚焦的“乡村运营”领域,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乡村资源,打造乡村特色产品,找到对应需求市场,利用营销手段来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蜜蜂计划”中的“CEO”借鉴了现代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hiefExecutiveOfficer)的含义,蜜蜂则是勤劳敬业和团队精神的象征。记者了解到,“蜜蜂计划”项目结合市场条件与需求,将聚焦“乡村规划设计与运营人才”培育方向,系统培养目前乡村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总裁毛杰表示:“从国家战略高度、‘三农’情怀和人生职业选择的角度,新时代青年选择乡村振兴事业是具有前瞻性的。广州的乡村振兴事业尤其产业,又有其独特资源、市场优势,为我们青年提供了广阔空间。‘蜜蜂计划’是常青计划,是永不落幕的接力赛,我们以此为起点,聚焦于乡村振兴,让更多优秀青年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GVL怡境文旅集团总裁彭涛表示:“在当下,乡村产业发展大都处于资源挖掘期,文旅产业是撬开乡村发展市场大门的试金石。怡境深耕文旅多年,我们深刻意识到没有运营人才的支撑,乡村资源及建设成果都将难以盘活。因此我们在共青团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从人才培养源头发力,希望通过‘蜜蜂计划’为中国乡村带来更多有为青年。”
课程体系:50名“小蜜蜂”分组PK,获胜者有望优先录用
经过前期筹备,“蜜蜂计划”遴选了50名青年人才,统筹乡村振兴行业内的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及一线“三农”工作者,通过“专业理论课程+乡村产业实训+方案设计+后续跟踪+优秀项目孵化支持”模式,进行全流程人才培育。
培训分为专业课程学习及实践锻炼,将以小组PK的形式,根据学员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汇报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并在实训期间,以轮岗形式让学员们熟悉不同的运营职能,培养其综合运营能力,最终以路演汇报呈现学习成果。表现优异的小组及个人将予以表扬,实训企业亦可对优秀的团队、个人进行意向签约录用。
“我从本科开始就创立了设计工作室,从事乡村品牌设计。”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研二学生蔡其林说,“之前一直从事设计类型的工作,在产业运营方面的经验比较短缺,希望通过参加本次项目能获得更多的经验。接下来我们先接受课程的培训,后面也会进入乡村基地进行实践。”
在参加项目之前,贵州佳穗绿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负责人王晶通过东西部扶贫项目经常往返穗黔两地,如今,她也报名参加了“蜜蜂计划”,有机会深入到广州的乡村基地学习乡村产业的运营。“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市场上,两地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也感受到了,有差距才会有进步。”王晶说,“青年人要赋能乡村,首先要有渠道为我们青年群体赋能,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蜜蜂计划’就是这样一个好的平台和渠道。”
【南方+记者】马艺天
【通讯员】穗团宣
【作者】 马艺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