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获得永生吗?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在2040年,人类的科技就发展到能让人永生。
意大利作家弗朗西斯科·沃尔索的科幻小说《继人类》中就拥有这样的一类可“永生”的群体——继人类。
继人类是一部分人为了躲避疾病和衰老而把意识转移到人造身体里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是出于虚荣心,也有可能是想再活一次。不过在书里,继人类并不是人的副本,是一个脱离了有机物的独立生命。继人类存在的同时,传输意识的那个人也可以同时存在,甚至他还可以传输多次意识,制造多个继人类。
故事从2040年说起,那个年代,电子游戏、意识上传、人造义肢、基因编辑等都是生活中的常态。听起来很强大,不过那也是一个不幸的年代,垃圾遍地,环境污染严重,基皮泛滥(基皮是一种科幻概念,非作者原创,是一种可以繁殖的垃圾生命体泛滥和对人类世界的大淹没),容易遭受各种细菌感染,对普通人来说,生活非常残酷。
故事的开篇,男主角彼得还是一个15岁的少年,是一个垃圾打捞工。在他枯燥的生命里,“北方的天空”旅行社的阿尔芭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亮彩。可是有一天,阿尔芭被彼得哥哥查理为首的一帮人残忍杀害了并分解了尸体,躲在一旁的彼得目睹了这残忍的一幕。那个时候,彼得知道了阿尔芭是继人类。在当时的社会,继人类不被承认为“活人”,杀掉阿尔芭被查理形容为拔掉了一个被技术激活的尸体的插头。
可是彼得说不清对阿尔芭是不是爱,他疯狂的想找到阿尔芭身体的各个部分,想重新激活阿尔芭,想让阿尔芭再次抚摸他的头,也想为自己的懦弱赎罪。故事就以彼得寻找阿尔芭的肢体、重新激活阿尔芭为主线展开。
这是一部自我探索的科幻小说,是超人类主义的开山之作。书中有很多对爱情、对幸福、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在和阿尔芭短暂相处后,彼得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来找阿尔芭的身体的各个部分。这是不是爱情?这值不值得?爱情,也许是没有期限的。也许爱情是一种病,是一种名叫喜欢的感染,是一种神秘而不可解的病。有点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那味道。
对于幸福,书中也有深切的探讨。幸福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愉悦和重复的幸福,喝酒、奢侈、~性~爱~等都是这种幸福。第二种是“好生活”。好生活是播下种子让它去生长,学习运用种种力量,使之作用于生活、爱情、工作、友情和家庭。第三种幸福是对意义的追寻,超越个体的小,在宏大中融入自我。该怎样衡量幸福呢?在彼得看来,阿尔芭不在的日子,他就没有了幸福。
书中,因为环境的变化,人类很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彼得的妈妈就由于微尘和细菌的原因,身体一直不好。如果人类困于不健康的身体衰老的身体,还怎么探索人生呢?书中给了一个继人类的选项。继人类的出现是人类渴望永恒的标志。没有了身体的囚禁,人类是不是就可以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呢?在作者看来,我们现在的寿命是不足以探索我们是谁的。不过这也引起了伦理问题,把心灵安装入长久的容器,我们还能是自己吗?
书中还对环保问题进行了探讨,垃圾的堵塞引起心灵的堵塞,一个充满基皮的世界,让人绝望。
《继人类》是一本充满哲学意味的科幻小说,作者对于技术、对于爱、对于人类的意义的探讨让我印象深刻,很特别,喜欢这种类型的读者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