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签惠安獭窟最为有名,据说“獭窟鱼签”成功入选《福建地理标志传说》。鱼签是用新鲜的海鱼和地瓜粉制作而成,常见的鱼签被过油炸的酥脆,当成零食吃,算是土产的“膨化食品”。我记忆中的鱼签是一个个的卷儿,用来煮面或者做汤,汤里有了鲜味儿,格外好吃,鱼签吃起来QQ的很有嚼劲。
小时候,爷爷看到有新鲜的海鱼便买些回来和奶奶一起制作鱼签。爷爷说惠安大多数人打鱼为生,丰收时鱼没全部卖出去就会坏掉,所以就制作成鱼签晒干保存,可以吃一年。
狗母鱼,是一种小海鱼,比较便宜,肉多且有弹性,常被用来制作鱼签。
做鱼签要先将买回来的鱼洗干净,去头、去尾,剃下鱼肉打成鱼泥,有些细小的鱼骨混入其中可以顺便补钙。之后按照1:1的比例加入地瓜粉和少许盐,揉成面团。取一小团,用擀面杖不断的拍打,不是像擀面皮那样摊成圆饼就可以了,而是用拍打的方式,将面团慢慢打薄,最后变成厚度1~2毫米的鱼饼,如果拍打的不够鱼签就不会那么Q弹。
一张张的鱼饼被摊在一个很大的簸箕中,之后灶头生火,用柴火让锅保持一定的热度,一张张鱼饼入锅,不断翻面,待鱼饼便的有些透明、柔软就可以拿出来了。
刚做好的鱼饼可以包上一些大葱,啃着吃很香。大部分的鱼饼在太阳下晒一天,若想吃炸的鱼签可以将鱼饼裁成宽条,吃之前入锅,鱼签会膨胀成金黄色,有得儿像炸虾饼,这是爸妈小时候的最佳零食。
大部分的鱼饼被卷成卷,剪成细细的小卷儿,继续晒几天就可以收起来放在干燥的地方。平时煮面、煮汤没有什么作料,撒一把鱼签,完美。
现在有时候吃到惠安亲戚寄来的鱼签,味儿不对,淡的没有鱼味,也没啥嚼劲,想来应该是批量生产的产品,最求速度、偷工减料,必然会失去本味。
《 儿时味道》——狐狸有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