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张洁在她的作品“流浪的老狗”一书的结束语中,借用南斯拉夫电影中一句经典台词—“如果我在战斗中死去,请把我埋葬在山岗”。稍加修改(如本文题目所表述),表达了自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形式的态度意愿,读来不免有些苍凉,但同时又表现出作家本人一贯的旷达与洒脱。
作家张洁于2022年1月21日病逝于美国,享年85岁。终于结束了人生的“流浪”。
提起张洁,几乎在八十年代文艺青年心目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的优秀作品例如:“沉重的翅膀”,“无字”曾两度荣获矛盾文学奖,一系列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享誉海内外。
而自己对作家张洁的认识,始于80年代报刊杂志、文学期刊的介绍中,作家的大名深深的印在脑海里。然而很遗憾,始终没有完整系统的阅读过她的作品,回想起来,大概就好比热爱旅游的人们,尽管家乡的某地很美很出名,却总想着往外跑,去外面看一看,因为家乡美景距离太近,早晚有一天甚至随时可以去看,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始终阴差阳错,与大作家的作品失之交臂。
时光流转,几年前在图书大厦购买了一本张清平所著的“林徽因传”,打开序言的那一刻,被映入眼帘的大名打动了—张洁!迫不及待的读完序言,被张洁丰富的学识,犀利的笔触,独到的见地与哲思所折服。想来,有了如此视野见地的引领与介绍,“林徽因传记”的内容定会好看出彩,相得益彰,事实也的确如此。暗自庆幸心中的大作家张洁,果然不负想象与期许。
第二次与张洁“邂逅”,是在这次购书之后的又一次逛图书大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作家张洁的“流浪的老狗”,首先被书中那唯美;真实;静谧;“言之不尽”的摄影图片所吸引,正如作家在前言中所说,简直就是“另一种形态的小说”。还没有阅读文字内容就已经被深深的打动了。于是果断于网上购买,收入囊中。这本书应当是张洁步入晚年之后的作品,是一部游记散文之著,图文并茂,娓娓道来,偶尔夹杂着作家本人的思考见地,煞是好看。
对作家晚年“平实”、“平静”、“平凡”又始终坚持行走,独立,思考……的写作风格充满了理解与钦佩,如果不是已然迈入知天命的年龄,或许对张洁本人仿佛“浪涛汹涌,千帆驶过”之后,流转于作家笔下的平静、温暖、美……的表达与反思,恐怕还不能时时产生共情与回味。
曾有一位西方朋友问张洁:你喜欢北京的家,还是美国的家?
张洁认真的想了想说:我喜欢流浪。
作家完满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她笔下的优秀作品,依然会被喜爱它的读者所传颂,阅读,喜爱,仿佛灵魂在“流浪”~以作品的灵魂,不断点燃热爱文学的人们的文学梦想与灵魂。
斯人已去,唯愿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