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这是《红楼梦》里史湘云的詠白海棠诗中的一句,也是她的私心自诩。而倩女离魂的故事,最早的渊源是唐代小说家陈玄祐之作《离魂记》。
当然,《离魂记》确切的说属于改编本,作者陈玄祐是根据当时的各个版本,综合县令张仲规及其堂叔等人意见,润色而成。这个故事里,有青梅竹马,父母之命,人鬼相恋等情节,颇有看头。
故事发生在武则天的唐朝。“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由于武则天的强悍个性及处事作风,影响所及,自然会在民间有所反应。而敢于反叛父母包办婚姻之女性,自然 格外引人注目。
天授三年,山东清河人张镒因在湖南衡阳当官,就把亲属安排在一起生活。张镒没有儿子,有两个女儿,年长的早亡,只剩幼女倩娘。张镒自然是视作珍宝,加之倩娘长得花容月貌,更是喜爱。
张镒有个外甥王宙,长得一表人才,张镒见郎才女貌,就有意表示要将女儿许配给外甥。而倩娘和王宙也是私心暗许,只是瞒着家人。可是张镒毕竟的官场中人,有朋友给介绍了当官的少年,就改变主意了。
在那个时代,自是以父母之命为尊,不然可是大不孝之罪。倩娘将此事告之王宙后,王宙既愤怒于张镒之薄情,又伤心于无法改变。于是,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对张镒表示自己要去求取功名,张镒就给了不少旅费,以表歉意之类。
“人生最苦是别离”。王宙乘舟离家,当夜无眠,却听到岸上的叫喊声,似乎是倩娘。结果一看,果然是她!而且倩娘是赤着脚,泪流满面飞奔而来。王宙感念倩娘的深情,也不要功名了,和倩娘跑到巴蜀这个富饶之地,开始新的生活。
五年的时间,两人有了两个孩子。但父女情深,倩娘还是很想念孤独的父母,王宙只好同意和她一起回娘家。为了稳妥起见,王宙先去家里见了张镒,说明来意。张镒大惊,因为女儿根本没出门,长年在家病着,太诡异了!为验明正身,张镒和王宙带着各自的倩娘相见,发现两人立马合二为一了。后来,王宙和倩娘的孩子都有出息,考取了功名。
这个人鬼相恋的故事,自然是有点超脱现实的意味,但就是因为如此,它才珍贵难得。多少感情都败给了世俗,这样真情难得,超越生死之爱情,自然受到大众的喜爱。
后来元代之郑光祖据此,改编成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并注入了新的灵魂,从此天下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