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创作,有人爱山水,有人爱花鸟,也有人钟情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爱廷便是后者。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张爱廷
1957年,张爱廷开始接触青田石雕,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数十年来,他进行了各类型的石雕创作,在人物、山水、花鸟石雕的创作上造诣颇深。但说起最喜爱的一类,他直言非人物石雕莫属。
张爱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人物石雕在石雕创作中算是比较难的一类,因为人物表情多样、形态丰富,如何在石雕创作中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是很有难度的。虽然人物石雕难度大,但我偏偏喜欢迎难而上。
为了让人物石雕展现神韵,张爱廷在生活中喜欢去观察周边的人,他们的一颦一笑、一瞠一怒,以此来丰富人物石雕的创作。
张爱廷的人物石雕
在人物雕刻中,张爱廷喜欢去创作一些有小孩的石雕作品。“孩童的天真浪漫是世间最美的景色。”他说,当孩子的童真雅趣在他的刻刀之下被细腻地刻画出来,内心的喜悦之情也会油然而生。而当自己回头欣赏或者其他观赏者见到这些童趣作品之时,无不被其中的纯真所触动,这就是童真所传递出来的一种“柔软的力量”。
作品《喜悦》便是他的人物石雕代表作之一。作品采用封门青石料,中间是一根玉米,玉米粒金黄璀璨,纹理分明的玉米苞叶也让人看着秀色可餐;玉米的四周挂满了即将成熟的葫芦,玉米上沿蹲坐着8个活灵活现、天真活泼的孩子,各自吹打着不同的乐器欢庆丰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张爱廷作品:《喜悦》
当然,作品的成功也离不开张爱廷的前期准备。每当要创作一件作品,他会先在纸上将作品描绘出来,等到结构大致确定,再通过泥塑进行再三修缮,最后才在原石上下刀。“在原石上弄错一步,都会影响作品的完美性,所以在准备工作上一定要做到位。”张爱廷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创作,也用这样的方式教授自己的学生。因此,跟他学习石雕创作的弟子,也有“画画、泥塑、创作”的能力。
雕刻前的绘画素描
石雕行业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传承。从1961年起,张爱廷就开始收徒弟,传授绘画、泥塑、雕刻技巧。50多年来,他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这些徒弟出师后,也为青田石雕的发展作出了他们的贡献。
张爱廷与弟子们
— END —